本试卷分四部分,29道题,约6081个字。
湛江市第六中学2005年初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1、本试卷8页,共4大题29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 别
2、请根据要求细心答题,答选择题时,请将所选的序号填进题后的括号内,答填空题和简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指定的位置上。 (命题人:湛江六中陈思华)
题号 一(1-7) 二(8-21) 三(22-28) 四(29)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踌躇(zhù) 娴熟 (xuán) B 、匀称(chēng) 点缀(zhuì)
姓 名
C 、啜泣(qì) 峰峦(luán) D 、汲取(jī) 沉吟(yí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隔膜 自知之明 气吞斗牛 B、惬意 语无论次 参差不齐
C、禀告 心旷神贻 多姿多彩 D、凝望 忍骏不禁 瘦骨嶙峋
学 号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已的家园一一地球。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4、根据例句仿写,要求:所写的句子既符合物品的特点,又有生活道理。
(4分)
例句: 蜡烛—— 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
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子——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字数在15字以内)(3分)
央行的统计数字表明,到2月份我国粮食价格已连续4个月小幅回升。分 析师估计,今年国内主要粮食的价格水平可能会继续走高。根据国内媒体对全国832个县7万多农户3月份种植意向的调查,今年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等谷物品种播种面积继续减少,只有豆类品种播种面积增加,这将对今年的粮价水平有一定影响。
6、根据上下文或特定要求默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3分)
(1) 感时花溅泪, 。
(2) ,地利不如人和 。
(3) 《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 子
二.现代文阅读 (40分)
(一)、阅读《提倡绿色消费》一文,完成8-11题(11分)
“绿色产品”适应了正在兴起的公众生活时尚的需求。随着绿色产品的出现和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形成了与传统市场不同的绿色产品市场,尽管这个市场在我国的规模还很小。
绿色消费的观念要求人们不再以大量消耗资源、损害环境求得生活上的安全、舒适,这是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向崇高自然、追求安全和健康的转变。提倡绿色消费就是提倡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提倡将环境保护溶入我们日常的行为之中。绿色消费实际上契合了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两个方面,直接影响到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直至产业结构的提升,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阅读《送报的少年》一文,完成12—16题(17分)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
(三) 阅读《我能行》一文,回答 17-21题(12分)
①一个人的成功,一定要有“我能行”的成功意识和自信心。
②科学家对创造型人才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怕失败,
不迷信别人,不迷信权威,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自信心。美国的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历时几十年的研究,他们对具有较高智力的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智力、成绩相似的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一)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 22-25题 (14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
(二)阅读《欧阳修苦读》一文,回答 26-28题(6分)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四、写作(70分)
29、感受亲情,缅怀亲情,这是人们永恒的话题,是大家共同的心声。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