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5/9 13:1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784字。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长沙外国语学校 凌霄鸿
[文题解通]
◎导读
宋代文学家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正是从这些观点生发开去,道出创新和创造的奥妙。
阅读本文,要理解文章的中心论题,理清文章的思路,明确论观点、论据和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
◎作者
罗迦•费•因格(1948——  ),美国实业家。
[知识览通]
◎语音
1、对称性:“chèn”不能读成“chēng”或“chèng”
2、孜孜不倦:“zī”不能念成“zhī”
3、曲线:“qū”不能念成“qǔ”
4、模式:“mó”不能念成“mú”
5、锲而不舍“qiè”不能念成“qì”,“shě”不能念成“shè”
◎字形
1、关键:“键”不能写成“健”。
2、选粹:“粹”不能写成“萃”。
3、麻烦:“烦”不能写成“繁”。
4、思维:“维”不能写成“惟”。
5、尝试:“尝”不能写成“偿”。
6、缺乏:“乏”不能写成“泛”。
7、即使:“即”不能写成“既”。
◎词语
1、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2、涉取:吸取。
3、创意:创造性的见解或想法。
4、素材:没有经过加工或提炼的原始材料。
5、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明白。喻:明白。
6、锲而不舍:比喻学习、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半途而废。
7、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8、行之有效:(方法、措施)实行起来有成效。
◎常识
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及论证
议论文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方法,直接阐明事物本质和规律,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文章。它一般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是作者所需要证明的观点,即作者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主张、见解或态度。通常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论点,即中心论点。有些主议论文除了一个中心论点,还有若干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是中心论点的分枝。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或正确的判断,在形式上一般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没有一定。也有些文章对论点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论点要正确、新颖、有意义。
论据是议论文中说明论点的根据,是议论文的基础。可分为两类:(一)理论论据,即用人所共知的普遍道理或理论权威经典论述作根据。(二)事实论据,即用具体可靠的事实(包括数据)来做根据。论据应可靠、充分有力,与论点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论证是议论文中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是达到论点与论据统一的桥梁。通过理论,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三者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有驳论文中还采用“归纳法”等。
◎理文脉
本文围绕“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题从多方面展开论述。先剖析了“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错误,解决人们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又论述了创造思维必须具备的要素,进而阐明了每个都具有创造力;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拥有创造力需要具备三个关键要素。本文逐层论述由分到总,思维清晰。
◎辨结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