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6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br>
江苏省东台中学 崔国平<br>
[教学目标]<br>
1、了解清冈卓行的美学观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br>
2、培养学生的思辩想像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合作精神。<br>
[教学重点和难点]<br>
1、重点:(目标2)<br>
2、难点:(目标1)<br>
[教学内容和步骤]<br>
一、导入新课<br>
(出示“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多媒体图片1、2)<br>
1820年,在希腊爱琴海南部米洛岛上的一个山洞里,人们偶然发现了一座断臂的女神雕像。<br>
它虽然双臂残缺,但长期以来却以其独有的“庄重的妩媚”征服了世人,人们称之为“断臂美神”“断臂的维纳斯”或“米洛斯的维纳斯”。在人称“万宝之宫”的法国巴黎罗浮宫里的40多万件艺术珍品中,它和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古希腊雕塑《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一起并称为“罗浮宫三宝” 。 (出示多媒体图片3、4) 曾有不少人依照各自的推测补塑她的双臂,但总是觉得不够协调。对于这尊塑像失去双臂后呈现出的独特的美,人们也各有评说。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的一篇文艺随笔《米洛斯的维纳斯》,看看他是如何阐释“米洛斯的维纳斯”独特的美的。<br>
(出示课题,多媒体图片5)<br>
二、研读课文,整体把握<br>
(一) 分层诵读(提示:课文用空行的办法自然分出三部分。第一部分集体朗读,二、三部<br>
分个别朗读)<br>
(二)提炼本文的主要观点<br>
“她是为了如此的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出示多媒体图片6)<br>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讨<br>
(一) 探究分析主要观点和三部分之间的联系<br>
先分组讨论归纳三部分的大意,形成结论,再进行交流(表述时要求紧扣主要观点中的关键<br>
语词)(继续出示多媒体图片4)<br>
(参考:第一部分:正面阐述,必须失去双臂;第二部分:反面论证,不能不失去双臂;第三部分:侧面论证,失去的必须是双臂)<br>
(二) 找出佐证各部分大意的关键语句(提醒学生注意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达)<br>
参考:<br>
第一部分:<br>
“她是为了自己的丽姿……超越更久更久的时代”<br>
“我感到这是……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br>
“那失去的双臂,……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玉臂”<br>
“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br>
第二部分:<br>
“因此,对我来说,……全是些奇谈怪论”<br>
“这一方……哪怕它是何等的精美绝伦”<br>
“选择出来的任何一种形象……不能产生超越丧失的美感”<br>
第三部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