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导学案5
- 资源简介:
约6270字。
广平一中新课堂(导学案)
年级 高一 科目 语文 班级 使用日期 月 日 主备教师 马建峰
学科组长(审查)
学习
课题 琵琶行并序 第 1课时
课前
准备 课本、笔记本、多媒体
双色笔(同桌互批改)
复习
回顾 背诵《蜀道难》、《杜甫诗三首》
学习
目标 1.了解作者白居易及行这种文学体裁;
2.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
3.体会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4.背诵全诗。
激情
导入 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它不像蓝天白云、飞禽走兽、山峰河流那样可视可感。如何才能把这难以捉摸的音乐用文字表现出来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典范,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一起聆听这美妙的音乐。
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
学习
内容 一、 知识链接
琵琶聲中的幽怨--白居易《琵琶行》賞析 袁行霈
《琵琶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著名詩篇。詩的內容是寫他和一位琵琶女的邂逅相遇、琵琶女的彈奏,以及他們兩人各自的身世遭遇,帶有很強的敘事性。故事是這樣的:在一個深秋的夜晚,幾隻客船停泊在潯陽江頭,船篷裏透出微弱的燈光。岸邊的楓樹上滿是紅葉,和水中蘆荻的白花一起點綴著秋色。這時,詩人送客來到江邊。主客登船飲酒,想驅走離別的悲涼,但誰也提不起興致,連一句可以解悶的話也說不出來。推窗望去,寒江茫茫,水波不興,一輪明月浸在江心,越發顯得淒清。忽然,從水上傳來動人心絃的琵琶聲,詩人和他的朋友都聽得入迷了。順著聲音找去,原來是一位獨守空船的婦人,在用琵琶排遣自己的寂寞和哀愁。於是詩人移船相近,邀請她過來相見,並且撥亮燈火,重新安排了酒宴。這婦人帶幾分羞怯,推辭著,遷延著,「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盛情難卻,這婦人終於開始了彈奏。先是轉軸、撥弦、調音,很利索的三兩聲,雖然未成曲調,卻已是脈脈含情了。每一根絃、每一個音,都壓抑著、幽咽著,顯出沉思的樣子,好像在傾吐自己的失意。她的彈奏自然,沒有一點矜持,沒有一點做作,也沒有一點取悅於人的意思,只是借琵琶來訴說自己的往事和心中無限的感觸。她輕攏慢捻,左手的指法很能傳情;又抹又挑,右手的動作十分準確。先彈了一首《霓裳羽衣曲》,緊接著又彈了一首《綠腰》。大絃嘈嘈,沉著而雄壯,宛如一陣急雨;小絃切切,細促而輕幽,宛如一片私語。嘈嘈切切交錯著,就好像大珠小珠落玉盤一般。一會兒像花下的鶯語,宛轉流走;一會兒像冰下的泉水,幽咽難通,曲調是多麼富於變化啊!漸漸地,泉水冷澀,好像絃被折斷了似的,聲音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