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
桐乡第六中学 吴晓华
卷 一
一. 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共24分)
1、根据汉字写出拼音。(3分)
⑴棱___角 ⑵毗___邻 ⑶裙袂___ ⑷肇___事 ⑸仇隙___ ⑹佯___装
2、下边的词语中有六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3分)
见义思迁 为富不仁 杳无消息 改斜归正 莫明其妙
提心吊胆 直截了当 不掇劳作 穿流不息 事与原违
错别字
改正
3、按照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选出恰当的一项:( )(2分)
A、(认为同事做的一件事不好,用商量的口气对同事说)我觉得那件事这么
办是不是更好一点,你看呢?
B、(当朋友遇到困难、心情苦闷时,开导朋友说)在人生旅途之中,自然不
免会遇到重重困难,也会经历种种挑战,因而一个人一定要有敢于迎接
挑战的精神准备和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C、(一个人接到电话,听说几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明日要来他家聚会,他高
兴的回答朋友说)太好了!大家多年不见,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诸位
光临。
D、(某杂志社编辑部在征文通知中写道)凡有意参加此次征文活动者,我社
将免费赠送期刊一册。
4.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 看来这是“小题大做”,但在工作环节太多的时候,这样做就非常有必要
了。(比喻把小事情当作大事情来处理,含有不值得这样做的意思)
B. 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这里指旧制度、旧
思想的叛逆者)
C. 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
(这里形容青苔又短又软又密的样子)
D.偃卧在石阶旁。(倒下卧倒)
5.填人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2分)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历史性深刻变革。这次变革要求学生_____,____,学会办事,学会健体,_____,_____,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提高民族素质的目的。
A.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
B.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
C.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
D.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
6.下列用同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冷战结束后,苏联_____,世界上一时没有力量与美国_____。美国争当世界霸主的野心便日益_____,更容不得世界上有其他声音与其唱反调。几年来大量的事实充分证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腐朽本质时至今日依然没有____。
A.解散 抗衡 增强 变更 B.解散 抵抗 高涨 变更
C.解体 较量 壮大 改变 D.解体 抗衡 膨胀 改变
7. 修改下面这个句子,使之没有两种理解。(2分)
原句:李老师正在照像。 修改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