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论“作伪”》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4/24 18:4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论“作伪”
教学要求:
1、了解思想评论的特点,学习和掌握围绕论题运用真实典型的材料进行入情入理分析的写作方法和运用层递式结构安排材料的方法。
2、认清作伪现象的丑恶及对社会的危害,自觉增强防伪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层递式结构
  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一、关于思想评论:
思想评论主要是针对人们模糊不清的认识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论。思想评论有着鲜明的教育目的,必须以理服人,讲求教育效果。
写好思想评论,除了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掌握一般的议论方法以外,还应注意几点:
1、有的放矢,针对性强。思想评论必须针对具体思想、问题进行评述和议论,或者对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提高认识的问题进行阐述。
2、联系实际、以小见大。
3、具体分析、辨证说理。

二、课文分析:
Q全文一共六段、可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2)引论部分:
由经济领域的作伪现象引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作伪现象。
第二部分(3-6)本论和结论部分:
对社会精神领域的作伪现象进行深刻剖析,并提出中心论点。

第一部分
§1.记叙了两则互为联系的新闻事实以引出文章的论题
Q课文一开始记叙了几则新闻报道?记叙这些新闻报道起什么作用?
明确:一、是清明前发生在北京安外立水桥垃圾消纳场的大规模销毁假烟事件。
二、是电视台开设专题讲解节目的新闻事实。
由这两个新闻涉及的关于“作伪”的话题进入文章的本题。开篇入题、材料新鲜、富有吸引力,引起阅读兴趣。
§2.表达人们对商品领域中制假行为的愤怒和对工商行政机关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治假的称颂;又由商品领域的“作伪”说到“另一些领域”——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作伪”,引出下文的议论中心。

第二部分
1.(3-4)本论部分:
列举大量事实剖析当今中国、古代中国、现代西方社会研究领域的制假现象,尖锐的揭露部分精神赝品制造者以假乱真、混淆视听的拙劣行径及丑恶品质,中心议题是“作伪”两个字。
作者先从列举大量古今中外精神作伪的事实入手,
Q那么作者引用恩格斯的话“资产阶级的本性,它的生存条件,就是要伪造一切商品,因而也要伪造历史。伪造得最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著作,所得的报酬也最多”有何作用?
明确:对资产阶级作为者的丑陋本质作了最精辟的揭示。
作者由此及彼,推而广之,寓意不言自明。
2.(5-6)结论部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