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2005年高中语文第五册期末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中第五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4/20 5:0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中山市高三级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语文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填写姓名、考号、学校等相关栏目。
2、第Ⅰ卷(选择题)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第Ⅱ卷(非选择题)做在答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
A.韵味   愠怒  束之高阁  怵目惊心
B.晾晒  踉跄  意味蕴藉  栉风沐雨
C.纶巾  冠冕  杀一儆百  美好憧憬
D.驯服   殉葬  一代天骄  骁勇善战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肄业 倏忽  宁缺毋滥  摩肩接踵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B.涩滞  逸闻  暴殄天物  越俎代庖  初生牛犊不怕虎
C.鞭笞  怪僻  火烧火撩  觥筹交错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D.摒弃  谩骂  锱诛必较  浮想联翩  一杆子插到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老师说,写文章时,不一定要把想说的话写尽,要留有余地,含蓄一些比一览无余更好。
B.水土流失与人们对森林的滥砍滥伐有关。因此,那种目无全牛,忽视整体利益的行为是要不得的。
C.在毕业联欢会上,班长代表全班同学向各位老师表示了深深的感谢,并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朝鲜外交部发言人说,美国就子虚乌有的“浓缩铀计划”指控朝鲜,这只能被看成有意拖延核问题的解决。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是施耐庵吗,怎么又多出个罗贯中?
B.超市里卖的速冻食品,如水饺、包子、汤圆……等,体积变小了,味道更好了,消费者非常满意。
C.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D.你是否知道,语文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怯怯乡思,是“梦里依稀慈母泪”的殷殷亲情,是“劝君更尽一杯酒”的眷眷友情?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全球日趋变暖,北极地区的冰块融化速度加快,到本世纪末,北冰洋夏季将可能看不到浮冰,成为一片“无冰洋”。
B.机构改革并不是简单的机构和人事的减少,目的是为了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领导经济工作。
C.桂林确实山清水秀,壮族的民俗风情,使我好像置身于画卷之中,爽心悦目,心旷神怡。
D.学生的职责是学习,可是你并不把学习为重,总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态度消极,得过且过。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
中国人画长城的“习惯”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翻检一下古代的地图,发现宋代的一幅《华夷图》上已经有了长城。《华夷图》是刻在一块石版上的,石板的另一面还刻有一幅《禹迹图》。两幅图为同一年(1136年)所刻。奇怪的是《华夷图》是倒刻(图朝下)的,研究者据此认为这块图石不是供人观赏的图碑,而是供印刷用的图石。《禹迹图》上没有长城,《华夷图》上则不但华北有长城,西部的居延也有长城(这是汉长城的一段),符号取城墙上的垛口状,一看就明白。《华夷图》是现在所见最早的标有长城的全国地图之一。有学者推测,《华夷图》很可能是根据唐代贾耽的《海内华夷图》绘制的,但贾耽的《海内华夷图》早已失传,上面有没有长城,已无法确知。在今日尚存的宋代其他全国地图上,大多也画长城,如《历代地理指掌图》,包含40多幅,几乎张张画有长城。看来,地图上画长城的做法,至少在宋代就已经定型了。
宋代不是一个修建长城或利用长城进行防御的朝代,但宋人的地图上却普遍出现长城,这说明什么?长城是人类遗迹,绵延甚远,跨越巨大空间;地理表现直观而强烈,绘制地图的人几乎无法回避他,这可能是地图上出现长城的基本原因。对前朝留下的老长城,宋人时有感慨,但宋人面对老长城,又不仅仅是怀古,北方“胡马”威胁尤在,两宫(徽、钦二宗)幽陷未安,宋人希望长城“活”起来,以限胡马而雪破国之恨。据说南宋选德殿御座后金漆大屏的背上也有一幅《华夷图》,上面如果也绘有长城,则意义之大,就更加可观了。
传世的金朝《陕西五路之图》及后来明清各朝的地图都画有长城,渐成一种不易的传统。长城的军事作用在中国历史中时兴时灭,有些王朝没有修筑也没有使用过长城,但有关长城的知识、议论,借助长城而抒发的情感,如同长城的遗迹一样,从没有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城一直活在中国人的心头。从地图的技术角度说,长城的走向比山脉清晰,比河流稳定,是难得的地理坐标。在没有战争的时代,人们发现长城蜿蜒的身躯与起伏的山脉结合得如此完美,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在地图上不表现是一个缺憾。长城已成为世界性文化遗产,美国人编制的中国地图,也要画上长城的“小像”。长城在地图上有着稳固的版图,正说明长城在人们心中占据了永恒的地位。
6.以下属于地图上画长城,宋代就已定型的根据的一项是
A.1136年所刻的《华夷图》上已经有了长城,符号取自城墙上的垛口。
B.《华夷图》依据比宋代更早的《海内华夷图》所绘制。
C.长城的地理表现直观而强烈,宋人绘制地图几乎无法回避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