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13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6道题,约7400个字。
上海市黄浦区2013年中考二模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6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
㈠默写(18分)
1.水何澹澹,。(《观沧海》)
2.,雨后全无叶底花。(《雨晴》)
3.,带月荷锄归。(《归田园居》)
4.东边日出西边雨,。(《竹枝词》)
5.子曰:“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6.则吾斯役之不幸,。(《捕蛇者说》)
㈡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7—8题(4分)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7.上曲的作者是元代(人名)。曲中“看沙鸥舞再三”与我们学过的“沙鸥翔集”这一描写异曲同工,“沙鸥翔集”出自课文《》。(2分)
8.下列对于《水仙子•咏江南》一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本曲用到了“一”、“两”、“再三”、“十”等词,具体准确地表现了江南水乡景物的特点,呈现出一幅真实的画面。
B.本曲在景物描写上动静结合,既有江上雾霭弥漫、烟云缭绕的静态之美,也有沙鸥起舞、风吹帘动的动态之美。
C.本曲中“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先写远方的画船,再写近处的酒店酒旗,条理清晰,而且极富层次感。
D.曲中“爱杀江南”句中的“杀”有口语色彩,表示程度之深,充分表现出作者对江南真切的喜爱之情,凸显了主旨。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9. 下列关于上文作者和作品的介绍与简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B.题为“黔之驴”,因此主要对驴进行十分详尽的描写。
C.主要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轻视敌人的人物。
D.文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老虎对驴一系列的认识变化过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分)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11. 老虎认为驴“技止此耳”,在文中具体表现为(用自己的话概括),后引申出成语。(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