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三 语 文 试 卷
一.基础知识和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项是:( )
A.和平 应和 和面 柔和 B.昭示 沼泽 召唤 招聘
C.迁移 忏悔 歼灭 纤维 D.蝉联 禅师 阐明 婵娟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2分)
不屑置辩 秉烛夜淡 改斜归正 声色俱厉 大势渲染
不能自已 杳无消息 真相必露 偃旗息鼓 无人问津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及字形错得最多的一项是:( )
A.伺(s)候 呼吁(y) 岿(gu)然不动 恩宠(lng)荣禄
B.停滞(di) 混淆(xio) 砥(d)柱中流 辛苦恣(z)睢
C. 狡黠 (j) 沾(din)污 衣服褴缕 (nnl) 脍(kui)灸人口
D.诓骗(kung ) 挑剔 (t) 偃(yn)旗息鼓 生活拮据(j)
4.下面对复句关系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算生活条件艰苦些,我们也不会退缩。(假设关系)
B、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全队的名声,而且关系到祖国的荣誉。(递进关系)
C、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标的实现。(因果关系)
D、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决不应让困难攫住自己的心灵,而要在奋斗中舒展自己的双
臂。(转折关系)
5.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B.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C.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D.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6.古诗文积累。
A.《汉江临眺》中以错觉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出兵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评论司马迁文章风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作者以古人自喻,表明自己的才华与抱负的诗句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论点。
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误认为是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认为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往往带着平和,即使遇见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样温顺,听到聒噪的蛙声也会把它当作美妙的乐曲,结果到处是一片祥和之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右边这幅图是“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从这个会徽中你读到了什么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打电话》(18分)
鲍传圣
这是去年春节时我在火车站看到的一幕。
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在人潮如流的火车站的一个公用电话亭里,坐在一个破烂的皮箱上
面,一只手拿着一个崭新的但已经记得密密麻麻的电话本,一只手拿着话筒,正在打电话。“喂,你好!请麻烦你叫一下赵波接电话好吗,他不在?那麻烦你找一下行不行?我有急事找他,很紧急的事!不好找?那你知不知道他还有什么别的联系方式没有?哦,真对不起!估计他什么时候能回
来?说不定?一般是什么时候?晚上?好,我晚上再打,谢谢你啊!”他“哗哗哗”地又翻电话本,找出一个号码,拔通了:“是陈小涛吧,我托你的事……现在工作不好找?哦,工资低一点也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