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愚溪诗序
 湖南娄底蓝圃学校  刘玛林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
 2.领会作者托物兴辞,以“愚”自称的寓意。
 3.鉴赏课文以“愚”经纬文章,写景善于布局的艺术特点。
 4.体会作者被埋没受屈辱、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5.作者在文中以“愚”名溪,以“愚”自命,均深有寄托,理解这种托物兴辞的写法,体会作者写这篇诗序的真意,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介绍柳宗元概况,回忆学过的课文。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唐朝散文家、诗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废弃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俪文体,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其散文与韩愈齐名,世称“韩柳”。
 《黔之驴》《江雪》《小石潭记》《种树郭橐驼传》,我们读过的《捕蛇者说》、《始得西山宴游记》等都是他永州时期的作品,《愚溪诗序》也写于他任永州司马时。
 二、题解
   序,文体的一种,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后又有宴集序,赠序等。本文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的《八愚诗》的序,即借愚溪风景抒发自己被埋没受屈辱、不得志,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永州是柳宗元被贬谪、流放的地方。柳宗元在这里整整生活了十年。
 三、熟读课文
 1、老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磁带。
 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谪(zhé)潇水上				犹龂龂(yín yín)然
 不可以不更(gēng)也			遂负土累(lěi)石
 塞(sāi)其隘(ài)			智者乐(yào)也
 又峻急多坻(chí)石			幽邃(suì)浅狭
 不能兴(xīng)云雨
 2、学生朗读,正音正句。(点名朗读,齐读) 
 四、理清课文结构
 第一段,交代溪水的地形方位——“灌溉水之阳”,“东流入于潇水”,介绍两种不同的命名——有的给这条溪冠以姓氏称为“冉溪”,有的根据溪水可以染色称为“染溪”,叙出改名的原因有三:一是作者“以愚触罪”,贬谪到此;二是古代就有“愚公谷”之说;三是当地居民为溪水的命名争辩不休,“故更之为愚溪”。而 这条溪水,又是那么幽深浅狭,对人并没有什么益处,所以称它为“愚溪”。
 第二段,由“愚溪”带出“愚丘”“愚泉”,从“愚泉”生出“愚沟”“愚池”,而“东为愚堂”“南为愚亭”“中为愚岛”,又就“愚池”着眼写出。叙出“八愚”,紧扣诗题。
 第三段,先借孔子《论语》中“智者乐水”正说,接着笔锋一转,极状溪之不适于用,依次说出“独见辱于愚”的原因:“不可以灌溉”,“大舟不可入”,“不能兴云雨”。愤慨于自己才能的被压抑,如同愚溪的虽有“山水之奇”而“无以利世”。
 第四段,引《论语》中宁武子“智者为愚”、颜子“睿而为愚”来衬托我的“愚”,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