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甘肃永昌一中
 李桂林 
 [教学目的] 
 1.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3.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对本文几个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2. 欣赏精彩的人物语言。
 [教学难点]
 1.《西江月》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2. 体会作品如何根据人物外貌描写来概括性格特点。
 [教学设想] 
 1.中国古代小说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欣赏中国古代小说,要认识古代封建社会,进而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要从分析环境入手,看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要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特征。中国古代小说“明镜照物,妍媸毕露”,欣赏人物形象要既看到“妍”,又看到“媸”,全面把握,准确把握。要认真揣摩语言,要细细咀嚼品味,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要联系语境,想象情景,欣赏语言之美;要领悟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要初步感知作家的风格。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的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部分。这一回介绍了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是欣赏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三个人物形象,欣赏精彩的人物语言。学习的难点是体会作品如何根据人物外貌描写来概括性格特点,同时要注意一些古今词义的变化。
 3.课前能组织学生看《红楼梦》电视连续剧或有关章节的录像,则采取专题讨论的方法,集中解决两个重点。
 4.组织学生听“百家讲坛”周思源教授讲座《亦宝亦石所宝玉》《孰优孰劣话黛钗》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单元阅读导言。 
 2.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己亥杂诗(龚自珍)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
 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生。
 这首诗大致可以描述《红楼梦》的写作:书中取材。大量来自自己少年时代的哀和乐,歌和泣。然而写作的时候,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世路周旋,心中夹杂着童心未泯的“痴”和 洞明世情的“黠”了。书中的事不等于少年时代的真事,前者已经把后者化为凄丽温柔的一梦。
 二.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 
 学生阅读《十年寒窗》有关资料然后由学生补充再由教师介绍如下: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