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五言古诗
 =============================
 《感遇·其一》
 作者: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解】:
 1、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韵译】: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评析】: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
 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
 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
 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
 情怀。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
 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
 《感遇·其二》
 作者:张九龄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解】:
 1、岂伊:岂唯。
 2、岁寒: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后人常作砥砺节操的比喻。
 3、荐:进献。
 【韵译】:
 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
 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
 【评析】:
 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于是借彼丹
 桔,喻己贞操。
 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五、六句写如此嘉树
 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
 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
 语言温雅醇厚。桃李媚时,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别。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作者: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解】:
 1、翠微:青翠的山坡。
 2、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3、机:世俗的心机。
 【韵译】:
 从碧山下来,暮色正苍茫,伴随我回归,是皓月寒光。
 我不时回头,把来路顾盼:茫茫小路,横卧青翠坡上。
 路遇山人,相邀去他草堂,孩儿们闻声,把荆门开放。
 一条幽径,深入繁茂竹林,枝丫萝蔓,轻拂我的衣裳。
 欢声笑语,主人留我住宿,摆设美酒,把盏共话蚕桑。
 长歌吟唱,风入松的乐章,歌罢夜阑,河汉稀星闪亮。
 我醉得胡涂,你乐得癫狂,欢乐陶醉,同把世俗遗忘。
 【评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全诗写月夜在长安南面的终南
 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
 出诗人的称羡之情。
 诗以“暮”开首,为“宿”开拓。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
 自然陶醉忘机。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然陶诗显得平淡恬静,既不
 首意染色,口气也极和缓。如“暧暧无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等等。而李诗却着意渲染。细吟“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
 酒聊共挥”,就会觉得色彩鲜明,神情飞扬。可见陶李两者风格迥异。
 =============================
 《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解】:
 1、将:偕,和。2、相期:相约。3、云汉:天河。
 【韵译】: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评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
 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
 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
 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