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湖南省学业水平测试模拟高三语文试卷(一)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6450字。
湖南省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必修一
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婆娑(suō) 椭(tuǒ)圆 浸渍(zī) 责无旁贷(dài)
B.鸟瞰(ɡǎn) 嫡(dí)亲 正弦(xián) 模棱(línɡ)两可
C.步履(lǚ) 瞩(zhǔ)目 谦逊(xùn) 空穴(xué)来风
D.自诩(xǔ) 正(zhēnɡ)月 胆怯(qiè) 叱咤(zhà)风云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切磋 陪衬 漫溯 短小精悍 B. 班斓 和霭 枯躁 安然无恙
C. 膨胀 景仰 会晤 无动于衷 D. 荡漾 撰写 怂恿 风华正茂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不是质量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高。
B.“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
C.在语言表达中,意义相同的词语叠加使用常常会造成赘余的毛病,如“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讲演,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D.中药是由中草药配制而成的镇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就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4.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歌
B.《雨巷》——戴望舒——现代——诗歌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现代——小说
D.《赤壁赋》——苏轼——北宋——文赋
5.下列横线上应填入的两句是( )
(1)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____________。
(2)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山川风物给他们灵感,________________。
①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
③他们从春花秋月中寻求寄托 ④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了数千个实施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机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迄今为止,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