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2
-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8890字。
浙江省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2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值:150分
(全卷均为原创)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原创)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跌宕起伏dié 宁可nìng 畏葸不前wèi 折本shé
B.钟灵毓秀yù 伺机sì 应接不暇 yìng 症结zhēng
C.稗官野史bài 擂鼓lèi 退避三舍shè 卓越zhuó
D.弄巧成拙zhuō 讣告pū 栉风沐雨zhì 浣纱huà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冬天,大雪覆盖,粉装玉琢,清新素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
B.主持人夏先生一如继往地走着他的搞笑路线,让前来挑战的大学生们甘拜下风。
C.想到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我有一份“孩子长大了”的辛慰;也有一份似水流年的迷惘。
D.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五经的青年,行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经理多少有点首鼠两端的做派,昨天他说要严查劳动纪律,今天他带头上班迟到。
B.在遭遇人生低谷的时候,我们光吟诵着“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没有意义的夜郎自大,我们需要的是实际的行动。
C.王老师在跟我交流经济学问题的时候,态度温和,亲切从容,让我感觉如坐春风。
D.那些在职场中汲汲营营的人,也许最终换来的只是一些虚名,那些本应该有的风景都会成为他们生命中的过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2年1月28日,经过非常艰苦的谈判,苹果公司同意选择一两家供应商对环保组织开放,允许环保组织对其供应商的环境治理成果进行第三方审核。
B.因为在湖南卫视跨年晚会和央视春晚的连续失误,王菲生平第一次面对“廉颇老矣”的尴尬,因此她在重庆演唱会开始前彩排了六次,可惜这次歌没问题,台塌了。
C.叙利亚自由军的核心成员多有在政府服役的经历,所以他们对政府的作战习惯、军事机密乃至军队文化都有相当的了解。
D.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阅读协会将于下周一举办“每周读好书”活动。
5.这是张雨生的歌曲《我是一棵秋天的树》的歌词,请用简洁的词句概括歌词中这棵“树”的品质。(4分)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稀少的叶片显得有些孤独
偶尔燕子会飞到我的肩上
用歌声描述这世界的匆促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枯瘦的枝干少有人来停驻
曾有对恋人在我胸膛刻字
我弯不下腰无法看清楚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时时仰望天等待春风吹拂
但是季节不曾为我赶路
我很有耐心不与命运追逐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安安静静守着小小疆土
眼前的繁华我从不羡慕
因为最美的在心不在远处
6.自从电影电视这些艺术形式诞生以来,文学名著就不断被搬上大小荧幕,电影电视改编名著蔚然成风,改编的作品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对于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现象,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请说出支持或反对的两条理由。(4分)
7.请根据语境,续写一句能表达说话者感悟的话,40字以内。(4分)
我曾问几个年轻人,说你交朋友谈婚论嫁,看不看八字?结果惹得他们一阵哈哈大笑,都说除了家里老人还稍微问问生辰,现在早没人在乎了,多土啊。我还想多问几句,其中一个年轻人忽然说:“你这人怎么这么罗嗦,是处女座的吧?”其他人立刻纷纷点头,七嘴八舌地说:“对,估计还是个A型血,容易紧张。”我听了顿时无语,心里感叹道: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原创)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尼采说艺术世界的构成由于两种精神:一是“梦”,梦的境界是无数的形象(如雕刻);一是“醉”,醉的境界是无比的豪情(如音乐)。这豪情使我们体验到生命里最深的矛盾、广大的复杂的纠纷;“悲剧”是这壮阔而深邃的生活的具体表现。所以西洋文艺顶推重悲剧。悲剧是生命充实的艺术。西洋文艺爱气象宏大、内容丰满的作品。荷马、但丁、莎士化亚、塞万提斯、歌德、直到近代的雨果、巴尔扎克、斯丹达尔、托尔斯泰等,莫不启示一个悲壮而丰实的宇宙。 歌德的生活经历着人生各种境界,充实无比。杜甫的诗歌最为沉着深厚而有力;也是由于生活经验的充实和情感的丰富。 周济论词空灵以后主张:“求实,实则精力弥满。精力弥满则能赋情独深,冥发妄中,虽铺叙平淡,摹绘浅近,而万感横集,五中无主,读其篇者,临渊窥鱼,意为鲂鲤,中宵惊电,罔识东西,赤子随母啼笑,乡人缘剧喜怒。”这话真能形容一个内容充实的创作给我们的感动。 司空图形容这壮硕的艺术精神说:“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返虚入浑,积健为雄”。“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是有真宰,与之浮沉”。“吞吐大荒,由道反气”。“与道适往,著手成春”。“行神如空,行气如虹!”艺术家精力充实,气象万千,艺术的创造追随真宰的创造。 黄子久(元代大画家)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不测其为何。又每往泖中通海处看急流轰浪,虽风雨骤至,水怪悲诧而不顾。 他这样沉酣于自然中的生活,所以他的画能“沉郁变化,与造化争神奇”。六朝时宗炳曾论作画云:“万趣融其神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