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鼎湖山听泉》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2/27 23:32: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翔宇教育集团课时设计活页纸
总 课 题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总课 时 2 第1课时
课  题    《鼎湖山听泉》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识记文中的生字词
2、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发展的脉络
3、能分析课文取材和组材的特点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2、3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备课札记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一、布置预习作业1、 查找和收集有关鼎湖山的资料2、自学生字词,积累有关词语二、导入新课由 材料“北回归线上的明珠”导入(见教参P11)三、检查预习1、交流收集到的有关鼎湖山的资料2、正字正音一脉  一泓  楹联  拾级而上小心翼翼 泠泠淙淙  怅惘  古刹生意盎然 万籁俱寂 新陈代谢 汩汩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习“吟哦讽诵而后得之”的读书方法2、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思考:勾画出作者游山的踪迹,寻找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作者的踪迹: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半山)4、思考:作者除了按照踪迹的顺序来组织材料外,还按照什么顺序?5、讨论交流为了整合材料和体现观赏景物的背景,作者还简略地交代了时间的变化: 完成预习作业指名板演字词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作圈点勾画和旁批讨论、交流画出有关词语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备课札记
黄昏----晚饭后----夜间五、反复诵读、深入理解1、提问:鼎湖山可写之景很多,而作为游记,也应较全面地介绍。作者为什么要集中笔力写山泉呢?又是怎样做到以“泉”为主,兼及其他的?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1)因为前人已经写了相当多的关于鼎湖山的记游文字,作者力图另辟蹊径,表述出自己的感受,从众多景象中抓住了人们习见而又忽视了的“泉”来写,并且把它作为鼎湖山之魂着力地予以表现。(2)作者把山泉作为山的灵魂来表现,而把树木、寺院、亭子放在从属的地位,因为山泉滋养了树木,养育了人类和各种野生动物。有了它,才有千年古刹地存在。3、指导学生重点朗读二三段,思考:(1)体会比喻的妙处(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2)找出下文中与此相呼应的比喻(3)引用楹联有何作用?(4)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读?4、朗读、感悟、交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