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致远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9610字。
致远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2012.2) 命题人:张绍宏
(试卷总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狩猎/印花绶带 拘泥/忸怩不安 钥匙/国门锁钥
B.颠簸/衣钵相传 矩形/目光如炬 画轴/压轴大戏
C.倥偬/流水淙淙 挫折/厝火积薪 勾当/一笔勾销
D.祛除/面面相觑 拖沓/排闼直入 体己/身体力行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最近到沿海地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沿海大开发带来的巨大变化,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B.心理研究源远流长,战国时代《内经》一书中,就有了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中起重要作用的系统总结。
C.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干的是牛马活儿。
但是到年终,还得不到几个工钱。
D.来到新的工作单位,第一次见到王师傅便喜欢上了她,那轻柔的嗓音,那甜美的微笑,一看便知是个一团和气的人。
3.春节期间,在新海市工作的小张收到了二叔在新海市读大学的儿子带来的土特产,他很高兴,给二叔写了一封信,但其中有一段有五处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我非常高兴地笑纳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二叔您对我的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非常感谢您。至于您想让我为您的令郎毕业后联系工作一事,我会鼎力相助,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您肯定会惊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日本国民获得“现代国家”认同感的三个原因。(4分)
明治维新之前的幕府时期,日本全国处于事实上诸侯割据的状态,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权威。但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很快使国民获得了现代国家的认同感。个中原因当然很复杂,但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是日本国民都处在一个空间狭小,危机多发,类似茫茫大海上一艘巨轮的岛国之上。日本人面对巨大灾难时,总能临危不惧、秩序井然地进行自救。在这次福岛灾难中表现出的危机感几乎是大和民族的集体性格。随时面临灾难的心态强化了整个国家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1) ▲ ;(2) ▲ ;(3) ▲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陈子壮,字秋涛,广东南海人,中万历己未进士一甲第三人,授编修。天启间,忤魏忠贤,削籍归里。崇祯初,起用,历官宫坊,为思宗皇帝所简知,擢礼部侍郎。间诣温体仁,体仁盛称主上神圣,臣下不宜异同。子壮正色曰:“世宗皇帝最英明,然高庙之议,勋戚之狱,当日臣工犹执持不已。皇上威严类世宗,公之恩遇孰与张、桂?但以将顺而废匡救,恐非善则归君之义。”体仁故疾子壮,至是闻其言益怒,遂密以其语奏闻,上遂疏之。
崇祯八年,诏以祖训,凡郡王子孙以降有文武才能堪任用者,宗人府以名闻,考验,奏授京外职官。子壮抗疏言:“宗室改授,适开侥幸之门,隳藩规,溷铨政,而以不习艰苦之贵介,登之吏民之上,徒为民苦。”疏奏,上震怒。体仁复乘间深中之,逮下狱,欲以祖训离间亲亲条抵之极刑。刑部议上:“祖训与律例,皆祖宗垂法,可并行不悖。然祖训在开国之初,以治乱国用重典之法齐一天下;律例则斟酌得中,为世守之成宪。故列圣以来,皆以律例议刑,而不敢亵用祖训。子壮罪,如律当戍。”复上,乃得减死论戍。体仁遂讽上颁祖训于学宫,通令天下讽习,以锢子壮。工部右侍郎刘宗周抗疏言:“子壮以过戆下狱论戍,市井杂流,阴操讹说,以希进用,国事尚可问哉!”疏入,不听。寻体仁死,上怒渐释,子壮乃以赦归里。
苏观生立唐王于广州,子壮恶之,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