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18小题,约9360字。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欢迎你参加这次测试,祝你取得好成绩!
第Ⅰ卷 阅 读
甲 必考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作文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每小题3分)
中国在走向低智商社会吗 张涛
前些日子,日本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会》意外地触动了某些国人的敏感神经。根据网上的援引,大前研一如是说:在中国旅行时我发现,城市遍街按摩店而书店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后来有人出来辟谣,说其实这本书根本是在讲日本,有关中国的说法只是网上的移花接木。不过,我们不能不对这个话题重视起来,探讨一下中国是否有走向低智商社会的倾向和危险。
中国人作为个体而言大都自认为冰雪聪明,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组群。所以有必要先来简单聊一下社会智商和个人智商的区别。个人智商与生俱来,很好理解,但对社会智商的定义则不一而同。从我个人的角度说,一个高智商社会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拥有思维独立及成熟的规模个体群、公共意识强烈、创新的想法和行为上下呼应、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大于对信息的需要。
既然争议由当今中国人的读书习惯说起,我们就必须正视社会群体在这个方面的堕落。即使大前研一的那番话剑指日本,国人亦应有勇气探讨这句话对中国的适用性,问问自己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是否大于对信息的需要。我曾经在专栏《微博的八种病》里专门提到一名老外在中国旅行时对国人阅读习惯的观察,微博由中国所谓精英阶层而起的迅速流行也从侧面说明了社会对于信息的功利性需求颇有压倒一切的态势。这不是说知识和真理只存在于书本之中,但是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读书的耐心,很难想像作为一个整体它还会有追求更高境界的动力和执着。
中国“首善”陈光标一直都是个很有争议的公众人物,最近因为某媒体的调查报道而再度吸引眼球,该媒体对陈光标可能存在的诈捐行为提出质疑。有意思的是,尽管不少网民以前对陈的高调行为颇不感冒,这次也选择站在了陈的这一边,有某名导更是在微博上骂骂咧咧地为“首善”大鸣不平,认为只要是捐了款吹吹牛又何妨。我不知道怎么给这种现象归类,是个体思维一元化及不成熟的表现,还是因为中国富人阶层在百姓眼中的集体堕落而造成的道德迁就行为。无论是哪一种,“捐”和“诈”都是需要分开来看的两种行为,不能因为前者就可以掩盖后者,这已不单单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也应该是法律层面的事情。
在当今中国这个大万花筒里,稀奇古怪和匪夷所思的事情似乎一个超一个的给力,但这个国度仿佛依然和“创新”二字无缘,即使民间有些类似的劲头也大都用来山寨和造假了。 中国在走向低智商社会吗?我担心,但没有答案。我所好奇的是:在一个充满聪明人的低智商社会里,会发生怎样神奇的事情。
1.下列关于《低智商社会》一书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根据网上的援引,大前研一认为中国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因为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
B.大前研一在中国旅行时发现中国的城市书店少,中国人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
C.有人认为大前研一的那番话不是说中国,而是剑指日本。
D.有人认为中国式典型的“低智商社会”的说法不过是网上的移花接木罢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低智商社会》一书意外地触动了中国人的敏感神经,我们要探讨一下中国是否有走向低智商社会的倾向和危险。
B.拥有思维独立及成熟的规模个体群,公共意识强烈,创新的想法和行为上下呼应,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大于对信息的需要:这是一个高智商社会应该具有的特点。
C.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读书的耐心,就很难想象作为一个整体它还会有追求更高境界的动力和执着。
D.社会智商和个人智商是有区别的。中国人个个都冰雪聪明,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组群,那么个人智商与生俱来,但对社会智商的定义则不同。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认为中国正在走向低智商社会。
B.中国人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大于对信息的需要。
C.富人诈捐行为仅仅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不是法律层面的事情。
D.当今中国好像依然和“创新”二字无缘,稀奇古怪和匪夷所思的事情似乎一个超一个的给力。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