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背影》二章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490个字。两篇现代作家的《背影》从不同角度刻画了师爱和父爱。
比较阅读:背影二章(已经发表)
背影二章
[阅读导引]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表达了无私的父爱和高尚的父子深情,也隐含了款款情深的儿女之爱。而下面(甲)秦秀琴的《背影》表达了崇高的师爱和深厚的师生之情;(乙)文的《背影》也对自己父亲的背影进行了高度评价和深情歌颂,表现父爱伟大及对“我”的巨大影响。阅读时要学会从比较中去体验真情的伟大。
(甲)
背影
①那年我才九岁,在村小上三年级。村小条件简陋,有的只是粗糙的桌椅、布满伤疤的黑板,以及永远关不牢的门扉;供电也极不正常,这就使得那盏60瓦的白炽灯泡常常很长时间地不能尽职。那时的孩子倒也懂事,知道上课的时候该规规矩矩地坐着听讲,偶尔的乐趣,便是能够从高过头顶的狭窄的窗户里瞥见一角蓝蓝的天空了。
②教我们数学的老师姓徐,是个有二十余年教龄的老教师。由于劳累的缘故,他过早地驼了背,而且患了病,看上去苍老而干瘪。那是期中考试的前夕,徐老师正上着课,电又停了,教室里一片昏暗。他看了看天,吩咐将凳子搬到室外去。天边红彤彤的一片,绚丽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空,徐老师将一块小黑板支在课桌上,让我们依照在教室的顺序坐好,便开始讲述未完的课程。
(乙)
背影
①朱自清的名作《背景》已镶嵌在我记忆的画屏上,成为一幅永恒的图画……。
②而我的眼前,我的心中,也有一幅鲜活的背影图。
③那是星期天的下午,我从城里放学回家,村里面刚好在分山砍树木。久已没为家里干点活的我便跟随父亲来到山上。
④砍倒一棵大松树时已经日落西山上。父亲捎来口信,叫我和他一起抬回家。松树根部大,梢部小,我自忖(细想)1.68米的块头,抬根部——“小儿科”,就要去抬。父亲拦着说:“不行。你抬不起,骨头太嫩,等我来抬根,你抬梢。”父亲说完便蹲下身子,准备把树扶上肩头。可是,试了几次都扶不上。于是我走到他面前,说:“爸爸,我来吧。”父亲却不同意。他掏出一袋旱烟抽起来,吩咐我先歇会。“天还早呢。”父亲说。
⑤一袋烟快抽完了。父亲叫我站起来。他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拍拍大树,把头凑近松树,“嗨”了一声,使劲抱起松树扛到自己肩上,然后小心翼翼的伸展着腿部,我觉得他佝偻的身躯在夕阳的余辉中一点一点地凝聚着力量,一点一点地高大。还剩的一口旱烟吐了出来,笼罩在他的头上,悠悠地在空中扩散。
⑥父亲终于站立了,虽然大树压得他摇晃了几下,但他很快就稳住了重心。
⑦我盯着他的背影,我的眼眶湿润了。几十年来,父亲为我们兄妹几个的成长,兢兢业业地操持着这个家,奔波辛劳。他的容颜已在日出日落中憔悴了,他的背已在日出日落中微微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