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同步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30 19:32: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970个字。

  诉衷情
  一、默写
  订正:
  二、解释:
  1、词中“关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胡”是指________________,“天山”是指____________。
  2、梦断:
  3、鬓先秋:
  三、理解:
  1、诗中“当年万里觅封侯”说明作者年青时候的愿望是(A   )
  A. 为国家建功立业B. 获得侯的爵位C. 获取高官厚禄
  2、从诗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几句可以看出这首词是陆游哪个时期的作品(D   )
  A. 少年时期B. 青年时期C. 中年时期D. 晚年时期
  3、下列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B  )
  A. “当年万里觅封侯”中的“觅”字很传神,写出了年轻时词人的自信和坚定执著。
  B.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借班超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C. 这首词运用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精神世界。
  D.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是内心独白,也是对南宋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   )
  A. 开头两句,起笔突兀,抒写了词人当年投笔从戎、英勇抗击的情景。
  B. “梦断”一句,语势急转直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C. “胡未灭”三句写尽了词人的悲愤与痛苦;“谁料”二字更包含了无限感慨。
  D.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抗金杀敌的情景,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慨。
  5、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D   )
  A.“当年”两句,抒写词人昔日投笔从戎,英勇抗敌的情景。
  B.“尘暗”一句用苏秦故事诉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C.“胡未灭”三句寄托岁月不再,垂垂老矣,力不从心之感慨。
  D.“此生”三句宽慰自己“天山”有将士守边,尽管安心养老。
  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首句借用班超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报效祖国的壮志。
  B.“梦断”一句,语势急转而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C.词的上片主要描述了词人盛年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D.词下片中的“未”“先”“空”三字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沉痛悲愤和不甘。
  7、下列对于《诉衷情》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    )
  A.词中“觅封侯”暗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现词人当年在梁州时也曾意气风发,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
  B.“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九个字写尽词人一生心事,表现出词人年老体衰,面对敌寇嚣张而难酬壮志的一腔悲愤。
  C.“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现出词人知道自己年事已高,不再有一心报国的志向,因此流露出的悲哀、失落和无奈之情。
  D.《诉衷情》苍凉悲壮,上片叙事,下片抒情,通过今昔对比,生动地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