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19 21:00:1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30个字。

  漯河二中师生共用教学案
  年级:九年级科目:语文执笔:谢素贞审核:九年级备课组
  内容:11《我的叔叔于勒》课型:讲读课时:二课时时间:2010、9、16
  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拮据、阔绰、煞白、诧异、与日俱增、”等词语。
  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了解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
  3.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化描写的方法。
  能力目标:品评小说的语言,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
  课前准备:
  1、时代背景: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说:“没有一个讽刺作家能写尽金银珠宝底下的丑恶。”的确,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有过精彩论述。他们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没有别的联系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便是纯粹的金钱。金钱能使冰炭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形同陌路。法国优秀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以他卓有成就的小说对此作了准确犀利的阐释。
  2、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
  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小说和6个长篇小说,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人们精神的堕落。
  3、通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勾画并疏解疑难字词。
  拮据:阔绰:煞白:诧异:褴褛:
  张皇:与日俱增:十拿九稳:栈桥:牡蛎:
  第一课时:
  一、再读全文,明确人物关系,尝试复述故事梗概。
  1、分角色朗读。(角色分配:“我”、菲利普、菲利普夫人、于勒、船长。要求:读出对人物的理解。)
  2、人物之间的关系:
  3、分组复述故事梗概:
  二、研读课文,合作交流:
  1小说刻画的人物主要是谁?他们的个性特征怎样?菲利普夫妇的言行是怎样变化的?从哪些最具代表性的语句、语段中可以看出。
  2、课题《我的叔叔于勒》可否改为《于勒》或《我的父母》、《菲利普夫妇》?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3、文中的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尝试从课文内容中归拢于勒的“简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