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教案
 授课时间:2004年4月     授课班级:高二(5)(8)
 浙江丽水师专附属高中  汤蓓蕾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了解街亭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失街亭对蜀国的政治影响。
 2、	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
 3、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
 4、	理解本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三国演义》的内容,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设想: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失街亭》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和96回。它通过对魏、蜀两国对街亭的争夺战役的描述,赞扬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谋远虑,以及严肃执法、勇于自责的优良作风;批判了马谡狂妄自大、脱离实际、言过其实、违反军令的严重错误。 
   指导学生自读《失街亭》,要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弄清文章是通过哪些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性格的。 
 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需重点注意下列字词: 
 谡sù  睿ruì  偏裨pí  椅jǐ角  垓gāi心  文几jī  殛jí  鲧gǔn  干系  疑兵  须  哨见  鼓噪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卷首词)
 这是小说的卷首词,也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在它那明白如话的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每当这首歌回响在耳畔,把我们的思绪都引向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节选自第95回和96回的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  
 (二)《三国演义》及其作者
 1、《三国演义》与《三国志》
 陈寿是晋臣,奉命修史,以魏为正统,称魏的君主为帝,叙入“纪”中,而对蜀、吴的君主,只是立为“传”。《三国志》以文笔简洁著称,但因叙述过简,在史实和人物的具体描写上,就比不上《史记》、《汉书》那样传神、形象、生动。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到刘宋时期为中书侍郎,也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他是奉宋文帝的命令,为《三国志》作注的。他打破了传统的作注格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