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ppt219(说课)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课件 / 七年级上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8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6 21:57: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39张。有说课稿,约2910个字。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峡》解说稿
  在古香中沉醉
  各位评委、给位老师,大家好!
  在悠悠五千年的中华墨宝中,古文最美,她飘荡着沉醉的幽香,沉淀着质朴的思想。无论多美的画卷也都掩盖住她夺目的光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文,品味古文!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彩四季中的一篇游记散文《三峡》,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一、说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编写意图——地位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课标要求】
  根据新课程标准7-9年级学生要求“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三峡》是郦道元抒写三峡风光的游记散文,是新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文背诵篇目。
  2、【编者意图】
  (1)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特别是诵读能力,在诵读中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情感。
  (2)初步感悟文言文字、词、句的解释。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字词,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3)在品味文章诗情画意的基础上,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3、【地位和作用】
  下面我将从纵横两个方面来阐述《三峡》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横向看:
  《三峡》这篇课文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写景单元中。几篇写景的文章均出自大家之手,目的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并激发学生从美得事物中发现美,用美的语言来描绘美。尤其是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写手法。而《三峡》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她的魅力风光。文章写景生动形象,精炼,以及成功的运用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更加令人赞叹。是学生学习写景作文和美文赏析的绝佳上乘之作,是一篇写景范文。
  这篇课文与其他三篇课文《春》、《济南的冬天》和《夏》相互作用,在陶冶学生性情的同时,提升其语文能力,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要求。
  纵向看:
  《三峡》是七年级上册中继《古代寓言二则》和《幼时记趣》后的第三篇文言文。
  学生基本上已经有一定的文言词汇的积累,也掌握了简单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但这一课较之前两课相比,在翻译上难度有所加大,因为郦道元的《水经注》受南朝文风的影响,所以文句骈散相加,运用了一些古汉语的修辞手法如:互文、并提等。所以在疏通文意上对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此篇的学习和掌握,也将进一步提高学生赏析文言文的能力。
  4、【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文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梳理文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
  5、【教学重难点】
  基于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疏通文意、体会三峡的美和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上,同时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