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贵州省瓮安县松坪中学陈志华原创
《故 乡》教学设计
【课文背景知识】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16本,65篇,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等。
2.背景资料:
鲁迅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3.题目解说:
作者以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以“我”记忆中的故乡到现实中所见故乡发生巨大变化为基本内容,组织材料,展开情节,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思想。
【字词综合运用】
生字
阴晦 huì 猹chá 脚踝huái 獾huān 潮汛xùn 髀bì 愕然è
吓hè 瑟索sè 黛dài 惘然wǎng 恣睢zì suī
生词
阴晦:阴沉昏暗。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起居住。无端:无缘无故。愕然:吃惊的样子。
嗤笑:讥笑。惘然:已里好象失去了什么的样子。展转:这里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通“辗转”。恣睢:放纵、凶暴。
词义辩析
阴晦 阴暗
都含有“暗、阴沉”的意思。“阴晦”不仅昏暗,而且有不明显之意;“阴暗”仅是阴沉、昏暗。
隔膜 隔绝
都含有“不相通”的意思。“隔膜”从感情方面来说,指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隔绝”从空间上面来说,指隔断的意思。
惘然 怅然
都是形容词。“惘然”着重指心里好像失去什么的样子;“怅然”着重指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重点难点讲解】
重点
本课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小说采用对比,突出辛亥革命后农村经济衰败和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原因,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难点
难点是抓住小说中闰土、杨二嫂,“我”人物性格的分析,突出一个“变”,从中联系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以及造成主要人物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小说中闰土是一个勤劳善良,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杨二嫂是一个贪婪、尖刻、鄙俗的小市民典型;“我”是一个对现实不满正在寻求中的进步知识分子形象。
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变得满脸愁容,麻木迟钝,但善良忠厚、勤劳朴实。20年前的杨二嫂“终日坐着”“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特别好”;20年后她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对这两个人物,作者通过前后对照,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写出了他们的变化。然而作者并没有单纯地、机械地描写农民,表现他们的苦痛,而是深刻地提出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我”是《故乡》中又一重要人物形象。“我”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