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1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二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孤孀(shng) 擦拭(sh) 噩()耗文绉绉(zhu)
B.狼藉(j) 嫉(j)妒 晦(hu)气 颠沛(pe)
C.蹒跚(pnshn) 吊唁(yn) 诘(ji)问焦灼(zhu)
D.差使( chi) 时髦 (mo) 唏(x)嘘
2、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是( )
(1)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2)于是在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A.触(感动) 鼎(大) B.触(接触) 鼎(古代的一种锅)
C.触(接触) 鼎(大) D.触(抵) 鼎(正在)
3、与“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一句中加点的“便宜”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他是个爱占小便宜的人。 B.今天市场上的蔬菜很便宜。
C.这次便宜了你。 D.汽车站就在我家门口,坐车挺便宜。
4、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依照下面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5、某服装公司打了这样一则广告:“布一样,就是不一样!”试品析这则广告好在哪里。
二、阅读分析
(一)阅读《爱的信笺》,完成6—11题。
爱的信笺
母亲有个爱写信的习惯,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清清楚楚。那是从1941年的冬天开始的。哥哥约尼应征入伍后,一连数月没有音讯。母亲每天晚上都要坐在厨房的大桌子前给他写信。
母亲每次都在信末署上她的名字“赛西丽娅·卡普契”,这一直使我有些迷惑:“干嘛不写‘妈妈’?”原来,她从来就把自己当做赛西丽娅·卡普契,而不是妈妈。这使我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母亲,这位身材娇小、穿着不足5码的高跟鞋的意大利女人。
每次写完信,母亲总是让父亲去发。然后,她端来咖啡,我们便边喝咖啡边回忆起以前一家10口人围坐在桌边时的美好时光——爸爸、妈妈,还有8个孩子。
到了第二年春天,母亲写信的对象中又加上了另外两个儿子。每天晚上她要写3封不同的信,然后让父亲和我在信上加上我俩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