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论美》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论美
培根
教学目标:
一、 讨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懂得把美好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相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的道理。
二、 考察学生文学作品积累量,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教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呢?恐怕我们又很难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美》。如此宽泛的题目,在培根笔下就成了含蓄隽永,耐人回味的文字。就让我们来品一品培根所谓的美。
二、 首先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大家思考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主旨:本文着重论述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作者认为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三、 那么,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呢?即课文是怎样一步步论述下来的?
〈明确〉作者首先说到美德是最为重要的,但外形美和内在美往往不能统一,不能兼得,这是,作者提出不要因为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象作者所举的这些人都是内外皆美的,但毕竟是少数)。那为什么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呢?作者在第三、第四节作了回答。作者将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行为之美(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进行比较,说明形体之美胜于颜色之美,优美的修养胜于形体之美。培根所说的有些老人显得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有些年轻人具有美貌,但缺乏修养,正是为了证明内在修养胜于外在美。最后,就是本文的总结,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四、 文章短小精悍,许多话都可引为格言。请你阅读课文,在每一段落找出让你感触颇深的观点或言论,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古今中外皆可)来进行阐述。〈讨论〉
〈交流〉可以举貂禅、王昭君、江姐、周恩来、张海迪、查文红、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人的事例加以分析。
〈小结〉相信此类例子举不胜举。
再美的鲜花总会有凋谢的时候,再美的容颜总会有衰老的时候,形貌之美很难恒久不变,而内在美好比是钻石,是透明的水晶,是永不凋谢的花朵,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得多。如果内在美和外在美兼得那是最完美的,但人无完人,如果两者不可兼得时,我们应该选择的是内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