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6小题,约11830字。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1届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2011.4)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辟谣/鞭辟入里恫吓/杀鸡吓猴参劾/参透机关
B.躯壳/甲壳动物划价/划一不二档次/安步当车
C.果脯/惊魂甫定翘楚/翘首而望剽悍/骠勇善战
D.提挈/锲而不舍阆苑/琳琅满目洗濯/擢发难数
1.B(A.pì,hè/xià,cān;B.qiào,huà,dàng;C.fǔ,qiáo,piāo/piào;D.qiè,làng/láng,zhuó)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日本内阁府近日发布一项灾区重建的重要方案,打算用3—5年时间彻底处理灾区的所有废墟和海啸所产生的垃圾。
B.欧盟13日宣布,对宝洁和联合利华处以总额近3.2亿欧元的罚款,以惩处这两家日用消费品巨头操控家用洗衣粉。
C.奥巴马称,他将力图以控制国内开支、节省国防预算、减少过度医疗保障开支和改革税收制度的方式降低赤字水平。
D.菲律宾外交部发表声明,警告菲律宾公民切勿到中国旅游或出差,携带任何违禁药品,否则将可能遭受严重惩罚。
2.C(A.搭配不当,“处理”“废墟”不搭配,可将“处理”改为“清理”;B.成分残缺,在“家用洗衣粉”后添加“价格”;D.语意不明,应将“切勿”调到“携带”之前)
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海囤族”。(5分)
所谓“海囤族”就是囤货一族,而且什么都囤,囤的标准只有一个:便宜。“看了新闻,说什么都在涨价,反正以后也要用的,能囤就赶快囤点货吧!”
从表面上看,“海囤族”反映出的是百姓应对物价上涨时的盲目和慌乱,而背后却凸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失范。海囤族的行为固然失去理智,但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这实在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与其说他们“囤”的是生活必需品,倒不说囤的是“安全感”。”从“菜奴”、“特搜族”、“团购族”到“省钱攻略”、“买菜秘笈”,在工资赶不上CPI速度的时代,民众智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由于是生活日用品,这些产品的涨价必然牵动公众最敏感的神经;但更令人担忧的,恐怕不是游资的炒作,而是垄断“搭车涨价”以及中间商从中作梗。
3.“海囤族”指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1分),以便宜为标准(1分)大量囤积生活必需品(1分),以满足其安全感(1分)的群体(1分)。
补充材料
简介:
2010年关于豆你玩、蒜你狠、玉米疯、姜你军等新名词不断出炉,不管是食品还是生活用品的价格似乎都在上涨。面对持续不断的物价上涨,人们在涨价前囤积抢购成为一种普遍的省钱方式,于是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族群,即“海囤”族。
走红:
昨天,记者在沪上部分大卖场里感受到“海囤族”的威力。在位于肇嘉浜路上的一家乐购超市中,高高挂着“促销”字样的货架前,不少市民正在抢购。一款原价27元的卷筒纸促销价格为21元,很快就被抢空。在鸡蛋货架边,一些促销的鸡蛋也颇受关注,陈小姐一下子买了几十只鸡蛋:“比平时要便宜两角钱,反正家里一直要吃的,便宜的就多买点。”销售人员说,以往购买盒装鸡蛋的消费者并不少,但现在散装鸡蛋价格便宜,经常被一抢而空。记者在现场发现,这两天最受“海囤族”欢迎的还是食用油,一些市民的购物车里装了四五桶花生油。
议论:
“海囤”族是在物价上涨情况下出现的异常族群,如何能够更省钱是市民更关注的消费方式,但是对待物价上涨市民应该更理智一点,囤商品不要盲目。毕竟做“海囤”一族费时费力,还要考虑到商品的保鲜期,与此同时也丢失了幸福感。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不同角度续写两句结论性的话,不超过50字。(4分)
人们喜欢当心中充满怀念与感喟时,一个人静静地坐下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垂老的志士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抱负;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思。▲。
▲。
4.示例:雨成了人们修饰感情、寄托心愿的使者。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各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韩雍传
韩雍,字永熙,长洲人,以才略称。录囚南畿,砀山教谕某笞膳夫,膳夫逃匿,父诉教谕杀其子。既诬服,雍踪迹得之,白其冤。
十三年冬,处州贼叶宗留自福建犯江西,官军不利,诏雍及镇守侍郎杨宁督军民协守。会福建巡按御史汪澄牒邻境会讨贼邓茂七,俄以贼议降,止兵。雍曰:“贼果降,退未晚也。”趋进,贼已叛,澄坐得罪死。天顺初,宁王以前憾劾其擅乘肩舆诸事,下狱,夺官。寻复为右佥都御史,佐寇深理院事。
宪宗立,坐学士钱溥累,贬浙江左参政。广西瑶、僮流剽广东,残破郡邑殆遍。成化元年正月大发兵,拜都督赵辅为总兵官,兵部尚书王竑曰:“韩雍才气无双,平贼非雍莫可。”乃改雍左佥都御史,赞理军务。先是,编修邱濬上书大学士李贤,言贼在广东者宜驱,在广西者宜困,请令游击将军和勇率番骑趋广东,而大军直趋广西,分兵扑灭,贤善之。雍曰:“当全师直捣大藤峡,巢穴既倾,余迎刃解耳。舍此不图,而分兵四出,所谓救火而嘘之也。”众曰“善。”
雍等至桂林,斩失机指挥李英等四人以徇。按地图与诸将议曰:“贼以修仁、荔浦为羽翼,当先收二县以孤贼势。”乃督兵十六万人,先破修仁贼,穷追至力山,擒千二百余人。
十月至浔州,延问父老,皆曰:“峡,天险,不可攻,宜以计困。”雍曰:“峡延广六百余里,安能使困?兵分则力弱,师老则财匮,贼何时得平?吾计决矣。”遂长驱至峡口。儒生、里老数十人伏道左,愿为向导。雍见即骂曰:“贼敢绐我!”叱左右缚斩之,左右皆愕。既缚,而袂中利刃出。推问,果贼也。贼魁侯大狗等大惧,立栅南山,多置滚木、镖枪、药弩拒官军。官军诱贼发矢石,度且尽,雍躬督诸军缘木攀藤上。别遣壮士从间道先登,据山顶举炮。贼不能支,遂大败。
雍疾恶严,故虽令行禁止,民得安堵,而谤议亦易起。两广人念雍功,为立祠祀焉。
(《明史•韩雍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处州贼叶宗留自福建犯江西犯:危害
B.残破郡邑殆遍殆:几乎
C.赞理军务赞:暂时
D.斩失机指挥李英等四人以徇徇: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