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ppt137
- 资源简介:
24张,图片优美,充满视觉享受,是一个很好的课堂教学课件。
声声慢
萍乡中学 肖海金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个人的生活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2.了解词作中各意象的特定属性;
3. 体会词人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教学重点]
1.知人论世,结合词人生平及词作背景理解作品;
2.分析词作如何以意象传“愁”。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比较阅读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前播放由李清照《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引出词人的“愁”)
好,歌曲听完了,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吗?对了,是李清照。词作当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句子呢?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就是说,这首词传达的是词人怎样的情感——愁,而且是相思之愁。今天我们要学习她的另外一首词《声声慢》。要品读一首词,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作者,了解词人的生平,以及词作的创作背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人论世。接下来,请一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他所认识的李清照。
二、 知人论世
(学生简单介绍李清照生平,教师相机补充并出示幻灯片)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三、吟咏诗韵
1.学生自由读,酝酿情感;
2.请学生个别朗读(读完请学生点评);
3.听录音读(谈听读感受);
4.学生齐读《声声慢》再一次体会情感。
四、缘景明情
1.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请找出《声声慢》中的“词眼”。(教师引导:“眼”,传神之所。“词眼”,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
学生自由回答然后确定——“愁”字
2.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问题设置:南宋文学批评家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评价李清照的《声声慢》时说:“易安秋词《声声慢》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