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案7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登泰山记
 施教者 杨啸峰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桐城派,积累一些文学常识。
 2、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3、激发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4、阅读文中的精彩片段,体会作者写景的特点。
 一、导入课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译文:泰山的形象怎样了?从齐地到鲁地都望不尽泰山的山色。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秀丽集中给了泰山,山南、山北一明一暗分割得清清楚楚。山中层云升腾,涤荡着心胸,目送归鸟入山,几乎眼角都睁裂了。真应当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四周的山峦看起来都会显得矮小了。
 写出了作者不怕困难,登上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
 二、泰山介绍(视频)
 三、作者简介
 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桐城(现在安徽桐城)人。清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做过兵部主事、刑部郎中等,参与编修《四库全书》。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著有《惜抱轩诗文集》。
 桐城派: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是他们许多散文的特点。
 四、课文朗读
 五、预习检查
 1、1.下列划横线词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汶(wèn)水 济(jǐ)水 徂(cú)徕
 B.绛(jiàng)皓 石罅(xià) 膝(qī)齐
 C.若偻(lǚ) 少圜(yuán) 摴蒱(chū pú)
 D.须臾(yú) 山巅(diān) 姚鼐(nài)
 2、 以下句子的音节划分全正确的一组是( C )
 A当 / 其南北分者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B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C大风/扬积雪/击面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D极/天云/一线异色 是日/观/道中石刻
 E其远石/刻尽漫失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汶水西流 ——名词作状语,向西
 (2)崖限当道者——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3)中谷绕泰安城下——名词作动词,向下流去
 (4)道少半——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5)明烛天南——名词作动词 照
 4、注意下列文言句式
 (1)当其南北分者 判断句
 (2)此东海也 判断句
 (3)与子颍坐(于)日观亭待日出 省略句
 (4)余始循(之)以入 省略句
 六、分析课文
 请生解释“导游”带领游览、指导游览
 导游的职责是安排好旅游的时间、路线、来回的工具、吃住、景点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