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案8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雨霖铃》解读
 永春华侨中学 郑佳兴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知识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三)能力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的整合,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充分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
 (1) 网络环境与课堂教学整合
 (2) 美读法
 (3) 讨论法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与设备:
 多媒体电脑平台(配备宽带上网)、Frontpage网页制作软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新课: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宋词以它独有的魅力一直都那样熠熠生辉。今天我们就欣赏一篇颇具代表性的力作,宋代专力作词的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大家在课文注释上看到,这是一首离别词。在文学史上,关于离别的诗作不少,而柳永是怎样抒写他的离愁别绪,而让他的作品在众多的诗作中脱颖而出呢?
 二、介绍诗歌鉴赏的步骤,课件展示:
 诵读、鉴赏、仿写
 三、诵读:整体把握,感知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1、 欣赏配乐朗诵,感悟词人的缠绵悱恻的情感。(点击网页“配乐朗读”,让学生沉浸在离愁别绪的伤感氛围里。)
 2、教师提示朗读要点:
 首先注意词的低沉基调,还要保持乐句的完整性,因为课文中的标点是按意思的连贯性点的,有些地方跟乐句并不一致。例如“寒蝉凄切”是一个乐句,“切”字起韵,应有稍长的停顿;以下“都门帐饮无绪”“今宵酒醒何处”都是独立乐句,亦应这样处理。有些乐句有“豆”。如“留恋处”“念去去”“杨柳岸”“便纵有”等之后皆有“豆”,“豆”相当于八分或十六分休止符,读时应声断气不断。
 3、学生再听朗读录音(注意朗读的节奏,并概括作品的思想感情)
 4、学生概括作品的思想感情,课件展示:
 感情:无奈、伤痛、眷恋
 5、学生集体朗读:
 四、 了解背景,学会“知人论世”:
 教师设问:
 有同学曾经问我:《琵琶行》里琵琶女的悲惨遭遇告诉我们,在封建时代,歌伎是很没有地位的,是受歧视、受迫害的社会底层市民。那么作为封建文人学士的柳永,一个上层的文化人,与歌伎混在一起——甚至谈起恋爱来,岂不是自降身份,自我作贱?这好像有点不可思议。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说明:针对该生的问题引起学生兴趣,点击网页介绍有关柳永的经历。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柳永的背景及与歌伎情深意切的关系,懂得借助背景,“知人论世”,鉴赏诗歌。)
 (1) 点击网页“关于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
 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著名的《鹤冲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