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学2005年高中语文第一册期中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上)中期考试试卷
语文
说明:本试卷共七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10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寥廓(kuò) 遒(qiú)劲 遏(è)抑 分(fèn )外甘甜
B、发酵(xiào) 佝(gōu)偻 踱(duó)步 不屑(xiè)一顾
C、倾圮(pǐ ) 休憩(qì ) 商贾(jiǎ ) 山岚(lán)烟云
D、静谧(mì ) 袅(liáo)娜 神龛(kān) 残羹(gēng)冷炙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烟雾弥漫 慢不经心 舞姿曼妙 不枝不蔓
B、踟躇 踯躅 彳亍 踌躇
C、毕竟 烦燥 慰藉 枯槁
D、漪沦 炫耀 缥渺 沧桑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 在天空中一般。
(2)、(有多少人)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 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涌进洛阳城。
(3)、东窗的初红里迎着朝暾,你起来开了格窗, 进一屋的清新。
A、浮 揣 放 B、飞 怀 带
C、飘 抱 迎 D、停 带 拉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神州5号”载人飞船飞天成功,振聋发聩,举世瞩目。
B、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建议后,悬赏迎谏,广开言路,一时门庭若市;一年后,国人已无谏可进,齐王府门可罗雀。
C、金庸“华山论剑”,有人斥之为“商业炒作”,有人赞之曰“文化交流”,真是毁誉参半。
D、国际著名激励大师约翰•库缇斯双腿完全截肢,他在深圳会堂作“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演讲时,一直用手支撑着身体悬在桌面上,看上去非常怪诞和不可理喻。
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些困难不仅没能阻止我停止写作,反而变本加厉,写得更勤了。
B、我方坚持认为,高分能衡量一个学生在未来的事业上有没有出息。
C、经过这次论辩赛的锻炼,使我的论辩技巧大大提高了。
D、在我校,远离故土的老师们无时无刻不关心着家乡的建设,表现了对家乡的热诚。
二、(10分,每小题 2分)回忆课文内容,回答6—10题。
6、 对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解说有错的一项是
A、(1)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2)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聪明。
B、(1)吊有忧,贺有喜。 吊:慰问
(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礼:名作状,用礼节。
C、(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译为“认为……美丽”。
(2)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刺:指责。
D、(1)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计:打算,考虑
(2)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殊:很。
7、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B、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十年辛苦,终得厚报。“天道酬勤”,诚不我欺
D、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进不用命,退则无耻
8、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C、 臣之客欲有求于君,皆以美于徐公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9、下列句子的译文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夫晋,何厌之有?
译文:那晋国,有什么讨厌之处呢?
B、 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译文:(我)与强大的吴国结仇,致使老百姓横尸在中原地区。
C、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译文:第二天,徐公来到(邹忌)家,(邹忌)仔细端详徐公,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
D、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译文:我的脚有毛病,曾经连快步走路都不行,(所以)很久没能来拜见您了。
10、对课文的内容或手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选自《国语》的《勾践灭吴》叙事平实清晰,刻画了勾践胜不骄败不馁、能屈能伸的坚忍性格,塑造了一个善于团结国人富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
B、将舒婷诗《致橡树》与裴多菲诗《我愿意是急流》相比较,前者运用了多个意象,两两对比,反复吟咏,强化了主题;后者只运用了两个主要意象,在此基础上生发出对爱情的全面理解。
C、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多处使用比喻、通感、夸张、叠字等,使得全文语言典雅,音律和谐,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D、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之“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指“我”居住的山上小屋,又指“我”理想中的“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追求,对自由、独立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