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3 9:27: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6200字。
1.《我的母亲》
◎课前自主
【走进作者】
老舍(l899.2.3—1966.8.24)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时期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样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等短篇小说。1944年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他担任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副主席兼北京文联主席,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常委。1966年“文革”中不堪躏辱投湖自尽。
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识记积累】
字音:
文绉绉(zhōuzhōu) 庶祖母(shù)
佃户(diàn) 侮辱(wǔ) 眼翳病(yì) 吹笙(shēng) 摹画(mó) 敷衍(fū yǎn)
形近字:
拆(拆桥) 徒(学徒) 摹(描摹)
柝(击柝) 徙(迁徙) 蓦(蓦地)
【课文初探】
1.课文第13节主要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请结合课文认真分析。
2.作者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说明。
◎堂上演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口讷(nè) 堤岸(dī) 小觑(qù)
怆然(chuàng) 垂头耷耳(dā)
B.跻身(jī) 思忖(cǔn) 敌忾(kài)
圭 臬(niè) 分道扬镳(biāo)
C.恫吓(hè) 执拗(niù) 绳枢(shū)
穹顶(qióng) 刚愎(bì)自用
D.掎角(jǐ) 犄角(jī) 补给(jǐ)
迸发(bèng) 锲而不舍(qiè)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