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卷(二)
- 资源简介:
有50道题,约8390个字。
八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检测(二)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共24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其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蟠龙(pán)洨河(xiáo)伧俗(cāng)自出新裁(cái)
B.残损(yǔn)丘壑(hè)藻井(zǎo)因地制宜(yí)
C.推崇(chóng)斟酌(zhuó)造型(xíng)独占鳌头(áo)
D.帷幕(wéi)镂空(lóu)休憩(qì)重峦迭嶂(zhàng)
2、根据注音,组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柏(bǎi)松柏刺柏侧柏柏林B.斗(dǒu)斗拱北斗斗室斗胆
C.曲(qǔ)曲调曲目乐曲弯曲D.降(xiáng)投降降服降敌降格
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盘曲嶙峋(枯瘦的样子)杰作(才能出众的人)
B.就地取材(靠近)轩榭(有窗的廊子或小屋)
C.鸣钟击磬(古代的一种石制打击乐器)惟妙惟肖(肖像)
D.结构匀称(均匀,比例和谐)巧妙绝伦(同类)
4、判断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 )(2分)
A.《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字少钧——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B.《说“屏”》——作者:陈从周——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
C.《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D.《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作者:陶弘景——字华阳隐居
5、下列句子加点词表示估计的一项是()
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其中最著名的当推赵州桥。
C.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D.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
B.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的先决条件,因此说明文只能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不能用描写。
C.说明文一般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类。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D.说明文中所谓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7、下列使用了“说明”这种表达方式的一句是()
A.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B.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D.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说明。
B.《中国石拱桥》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点。
C.《桥之美》是一篇语言优美而富有意蕴的说明文,作者着迷于桥在不同环境中所起的多种多样的形式的作用,表达了对桥的赞美之情。
D.《故宫博物院》像解说词一样,指引着我们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领略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和层次井然的布局。
9、下面不是比喻说明的一项是()
A.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
B.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
C.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D.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
10、属于生动说明的句子是()
A.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B.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C.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D.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