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教学设计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5 21:27: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900字。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一双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加强阅读理解能力,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一、导入语
  上节课,我们从阅读理解的角度,了解并掌握了《一双手》的相关内容,通过这双手,我们读出了一双手背后的故事,认识到这双手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的高尚品质。
  二、复习巩固(加强阅读理解能力)
  (回顾、思考后提问)
  立意: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热爱、敬仰、赞美
  (普通而不普通的人,创造了不平凡的事迹:生动、感人。)
  1.选材:典型  
  一双手,抓住最具特征的某一特征。
  2.构思:精巧
  开头:明写各种各样的手,暗写一双手,从而烘云托月般地突出了下文的一双手。
  主体:多角度具体、细致地描写一双手的“奇”。
  (由整体到部分;由外形到内质;由所见到所闻、所想→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结尾:展开想像,赞颂。
  作者说: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这种结尾非常妙:充分调动了读者想像的空间。那么你们看着这双手,又看到了什么呢?
  (放飞思想,展开想像。)
  3.语言:朴实
  4.表达方式:描写、记叙、说明;另比喻、对比、列数字等方法的运用,既表现了手的特征,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过渡语:文章之所以生动、感人,是离不开作者细心的观察、成功的写作。一篇美文佳作,如同一幢造型迥异的房屋:(举例----二者关系)。
  结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从常见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其美,需要我们细心的观察、领悟。
  (赏析写作材料)
  三、表述体验(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孩子跌倒了,母亲递出的一双手,让孩子感受到了爱心;有人遇到困难了,路人递出的一双手,让人们感受到了温暖;我们遇到疑惑了,朋友递出的一双手,让我们感到了友情的珍贵……那一双双手中,该是凝聚了多少的爱心、热心和诚心。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风寒---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识---老师的手,勤劳能干---爸爸的手,温暖细腻---妈妈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等等。
  手是劳动的工具,是创造的凭借,手是人类最神奇的一个器官。
  除了一般正常的手,也还有特殊的“手”。
  以“手”为话题表述体验。
  要求:1.形式:自愿、点名;2.过程:讲述、评论。
  提示:1.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2.表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