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说课)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0/30 20:0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2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教学目标:<br>
  知识目标:<br>
  1、学会比较阅读,从比较中欣赏文学作品,感知艺术形象。<br>
  2、了解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的艺术。<br>
  能力目标:<br>
  1、以培养自读能力为主,训练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的能力。<br>
  2、采用引伸法,让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培养他们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br>
思想及情感目标:<br>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进一步了解。<br>
<br>
二、教材分析<br>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br>
  《范进中举》是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这是一个小说教学单元。本文承接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又一篇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残害的名著。节选自《儒林外史》,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角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欣赏、感知艺术形象。为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br>
  (二)教学重、难点:<br>
  1、重点:学习运用"比较法"阅读分析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境遇,分析重要人物范进和胡屠户的人物形象。<br>
  2、难点:理解范进发疯的原因及对科举制度的批判。<br>
  (三)教材处理:<br>
  这篇文章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在一课时教完,学生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而不容易着眼于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兴趣,领会本文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长课文尤其要注意精讲,讲求适当的取舍。本文的关键在"中"字上,要抓住这一关节点生发开来,以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重点分析范进和胡屠户两个人物,并注意处理好与《孔乙己》一文的比较阅读。<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