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联想法”组织作文材料教案设计
- 资源简介:
约7240字。
“五步联想法”组织作文材料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区分“联想”与“想象”,明确“想象”与“联想”的特点和类型。
2.结合高考优秀作文,分析探讨如何运用“五步联想法”组织作文材料。
[教学方法]
分析法探讨法归纳法总结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们看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因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写作也如此,同一作文题,有的同学文思泉涌,洋洋洒洒,纵观全篇,内容丰富,文采飞扬;也有的同学文思枯竭,举步维艰。即使挤出几百字,也没有什么看头,文章内容干瘪得很。这说明我们的同学作文材料库存少或者是不会选用材料,组织材料作文。今天,我们一起就这方面的话题进行探讨——引入源头活水,运用“五步联想法”组织作文材料。[(板书:“五步联想法”组织作文材料(引入源头活水))
二.引入两个概念——“想象”和“联想”,明确想象与联想的特点和类型。
1.提问:什么是想象?什么是联想?
想象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是由某一人物、事物或概念而想起其它有关的人、事物或概念的思维活动。
根据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大家判断一下:
(1)我们由鸟的飞行想到飞机的飞行,是联想还是想象?(联想)
(2)我们看到飞机在天空中飞行,想到飞机上的许多人可能正俯视着大地,这是联想还是想象?(想象)
2.善于想象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对于科学研究是这样,对于表达情感与交流思想也是这样,一个不善于想象的人无论如何是成不了文学高手的。那么什么是想象呢?想象有哪些类型呢?
想象,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客观上已存在的、但自己并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过程。有一年的高考题要求“以一个圆的想象物作为描写的对象,外加陪衬物构成一个画面、一个镜头或一个场景,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这就是要求用再造想象作文。
(2)创造想象,是一种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是在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的基础上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文学作品中创造的典型形象、科学幻想以及学生对未来的理想等,都属于创造想象。
善于想象的能力主要是指能利用事物间的各种关联,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根据已有生活经验与认识,对未来进行谋划与设计,化空为实;还在于建立在不悖常情常理的前提下的大胆虚构、超越时空、突破现实等。
3.善于联想的能力
如同鸟的翅膀不凭借空气就不能飞上天空一样,人的生活离开了联想就无法成就艺术品。所谓联想,就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想到乙观念的心理过程。由于事物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联系,联想也就有不同的方式和类型。大致说来,常见的有如下几类:
由三国时期随兄经商的董遇,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时之余”的“三余”时间读书终成学问家,联想到欧阳修利用“马上”“枕上”“厕上”的“三上”时间进行艺术构思,终成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这是同类事物间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