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考语文开放性试题集锦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0/28 20:3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1、  美国作家马克·土温曾经说过:“人人都在谈论天气,但没有一个人能对他有所作为。”读了上面的说明文和消息后,你是如何看待马克吐温这句话的?(答案不超过50个字)(北京海淀区第25题)<br>
只要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2分。<br>
2、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2分)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茅庐<br>
六出          东和                收二川<br>
七擒          北拒                排八阵<br>
 (北京海淀区第30题)六出:六出祁山   七擒:七擒孟获  东和:东和孙权<br>
北拒:北拒曹魏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br>
3、  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如果过分掠夺植物资源,植物可能最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报复人类,所以人类要尽力保护现有生态环境。)的体会。(120字以内)(5分)(北京西城区)<br>
答案要求:联系文章内容,从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和不损害后代的需求这两方面谈出自己的体会。语言表达清楚明白。评分:本题5分,全对给5分。其中内容全面给3分,表达清楚明白给2分。字数超出减1人分。<br>
4、“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渭城朝雨浥轻尘”请写出两个含“雨”的诗句。(北京东城区)答案示例:(1)夜阑卧听风吹雨 (2)多少楼台烟雨中<br>
5、  花源中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北京东城区)<br>
答案示例: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祥和。(2分,言之成理即可)<br>
6、  你读过“韩柳欧苏”的作品吗?请写出其中一位文豪和他的一篇作品。(2分)<br>
(作者名)   <  >    (篇名)<br>
答案要求:作者名与篇名必须对应,否则不给分。(上海市)<br>
7、  第④段中说: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请你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上海市<br>
答案要点:(1)课外阅读的篇名(书名)(2)从中的得益(3)表达完整(三个要点各得1分,如以课文为例,不给分)<br>
8、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意思完整的石诗词句子,可以填写课内所学,也可以填写课外相应的诗句。多写((2)为加写处)加分,最多加2分。<br>
抒写友情的诗句:(1)          (2)<br>
借月抒怀的诗句:(1)          (2)<br>
答案要点:抒写友情的诗句,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借月抒怀的诗句,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句一分,内容符合要求,诗句填写完整无误,即可给分。加写同此,最多可加2分)<br>
9、  根据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3分)<br>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