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初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30道题,约4570个字。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初二上学期月考
语文试卷
出题人:王淑坤审题人:樊宏斌方芳
一.阅读(7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25分)
1.,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4.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闻一多《也许》)
6.那榆荫下的一潭,,。(徐志摩《再别康桥》)
7.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成功不居。夫唯不居,。(《老子》二章)
8. 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知足者富,。(《老子》二章)
9.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在景物和节令的描写中蕴含着人的情思及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10.杜牧在《赤壁》中以其独到的见识,慨叹历史英雄成名的机遇,表达自己生不逢时的诗句是:,。
1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自己视死如归、忠心报国、名垂青史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12.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在遐想中将思念之情化为重逢的希冀的诗句是:
,。
13.马是画家的爱物,亦常走入文人的笔端,在许多古诗、词、曲中都留下马的足迹,请从中选取你所熟知的含“马”的连续两句,并注明作者或题目。
句子:,。
作者或题目: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论语》九则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共20篇,是家经典著作之一。(1分)
15.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是谓能养()②游必有方()
③德不孤,必有邻()④君子喻于义()
16. “父母在,不远游”,孔子提出这一行为准则是希望子女如何行孝?在交通便捷、开放动态的现代社会应如何理解?(2分)
17. 为什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分)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