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为王》学案
- 资源简介:
约12690字。
《我若为王》导学案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 张华英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思想内容,理解本文深刻的主旨及现实针对性;
2、揣摩、品味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体会“虚拟幻想式”、“假定之假定” 的写法,把握本文大开大合的结构.
4、培养民主意识、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
学习重点:目标1、2、3
学习难点:目标2、3
学习方法:朗读中通过关键词的寻找对比体会
学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新知导入:
1、每个人都会有梦想,人有时是需要用梦想来弥补现实中的不足的。有时我们叫他是理想,但今天我们不去探讨在座各位的理想是什么,我想让大家设想的是几百年前的读书人,他们的理想又是什么?(投影:是想当一名诗人?从事商业贸易?平民百姓?还是考取功名?)(古代读书人如果是一位诗人,那么多半都是怀才不遇的;从事商业贸易在那个时候地位都比较低,经常被人瞧不起;要是做一个平民百姓,那他就要,亡,百姓苦;兴,百姓苦。所以只能使考取功名了。)那大家再想一想考取功名有什么好处?(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修身齐家治国也未尝不可)当官好呀,那么做一个可以管官的王岂不更妙!?想想,今天如果天上掉了一个馅饼,你作了大王,你会怎么样呢?(学生自由发言)我若为王,那么,一进教室,我就大摇大摆,让学生想象自己为王后的变化。坐在龙椅上,你们不能喊“老师好”而应喊--“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由学生说出)注意要点头哈腰,不,下跪!之后,我会说--爱卿平身,(学生说出)当然,老师若为王,对你们有大大的好处,我一高兴就给你们封官,封体育卫员为大将军、封班长为宰相让你们也乐和乐和……新中国建立前夕,有个叫聂绀弩的人也盯上了王位,而且还写了一篇杂文《我若为王》来明志,他是何许人也?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聂绀弩(1903-1986)现代作家。(板书“绀”和“弩”并注音)文学史上,颇多奇人、怪人,聂绀弩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落拓不羁,不拘小节,也许正是这个“自由主义”,口无遮拦,我行我素,才造成了一生坎坷,多灾多难,10年囹圄,8年病疴,可谓“传奇经历多难身”。其杂文创作成绩尤其卓著,影响很大,被称为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的战斗杂文大家。毛主席在称赞鲁迅先生的杂文时说其文“像匕首,像投枪,直刺敌人心脏”,而林墨涵先生在评价聂绀弩先生的杂文时说他的杂文“都是有力的响箭,常常射中了敌人的鼻梁”。
聂绀弩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当过兵,教过书,办过报,是黄埔军校二期学生,与周恩来同学;又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留学生,与蒋经国同学。三十年代他却参加了“左联”。到延安,曾为毛泽东的座上客。到新四军工作,与陈毅将军成为诗友。到了五十年代中却成了“右派”,下放到北大荒劳动。“文革”期间又因骂了江青、林彪被判处无期徒刑,成了山西临汾监狱的“劳改犯”。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真正得到平反昭雪。他是杂文大家,夏衍认为“鲁迅以后杂文写得最好的,当推聂绀弩为第一人”。他最为人称道的文学成就,是他在逆境中创作的旧体诗词,在诗坛上有了“聂体”之誉。
2.词语掌握:
⑴词语听写:聂绀弩 封建残余 白痴 皇亲国戚 顽劣 竭尽所能 呵斥 指摘 鞠躬 匍匐 昂首阔步 耀武扬威 帽盔 谄媚 乞求 悲戚 柔婉 畏葸 娇痴 恍然大悟 敬畏 憎恶 耻辱
⑵多音字注音:假(假定 假期 ) 相(奴才相 相亲 ) 种(奴种 种植 姓种 )
⑶形似字注音:绀青 泔水 柑橘 捧场 木棒 俸禄 亲眷 拳头 豢养
竭尽 墓碣 渴望 毫发 亳州 倡导 猖狂 谄媚 陷阱 饺子馅儿 掐算
(4)词语解释:
一无所能: 恍然大悟
耀武扬威 昂首阔步
畏葸不前
(5)近义词辨析:
幻想 梦想 祈求 乞求
尊重 尊敬 仍旧 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