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案1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琵琶行(并序)
[目的意图]
对本诗的教学,一般是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再逐字逐句逐段详细分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描写的高妙,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讲析内容基本照抄教学参考书,没有创意,比较平庸。本设计拟突破此模式,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总体思路]
本设计是问题式,由三个问题组成。即:
1、谁解琵琶声;2、谁解青衫泪;3、谁解风物意。
[实施步骤]
第一、二课时
谁解琵琶声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的河流,走过了3000年的曲折岁月。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才子佳人,在唐朝就有这样一位皇帝,也许他的名字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而这位诗人就是唐朝的一张名片,千百年来,不断地接受一代又一代的诗歌朝圣者。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出示诗歌字幕投影)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白居易,名居易,字乐天,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
二、写作背景:
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琵琶行》?被贬浔阳。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就修建了琵琶亭。于是琵琶亭永远的记载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浔阳江水又将这个美丽的故事千古的流传下来。
三、快速浏览课文,概括诗人在这首长篇叙事诗当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他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并为他作了一首诗。诗名就是《琵琶行》)。这首诗讲述的就是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的故事。
四、学习课文:
(一)理清诗歌思路
1、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琵琶女弹了琵琶曲之后,诗人白居易为她翻作《琵琶行》。
2、诗人的情感有什么变化?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3、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 两个。诗人、琵琶女。
4、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这样一声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现在我们共同完成一个板书。
同是天涯沦落人这句诗将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联系到了一起。一边是乐妓,一边是诗人。那么在乐妓与诗人的人生历程当中,各自经历了怎样的转变?箭头之前各自应该是什么?一个阶段的状态吧。箭头之后各自应该是转折之后的状态。接下来看一下,左边乐妓这儿是一个“琵琶曲”,右边诗人这儿是一个“琵琶行”。是什么作为他们之间的一个桥梁,将他们联系起来的?
[板书]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乐妓 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