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初中毕业适应性考试质量调研卷语文试题卷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6800字。
2010年中考初中毕业适应性考试质量调研卷
语文试题卷 2010。3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共4页,24题。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填上学校、姓名、试场号、准考证号。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在中原内地就不同了,山重水复、花草yǎn (1) 映,岁月的迷宫会让最清醒的头脑胀得发昏,晨钟暮鼓的音响总是那样的诡秘和乖lì (2) 。那儿,没有这么大大咧咧铺张开的沙堆,一切都在重重美景中发闷,无数不知为何而死的怨魂,只能悲愤懊丧地深潜地底。不像这儿,能够tǎn (3) 露出一帙风干的青史,让我用二十世纪的脚步去匆匆fǔ (4) 摩。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 此外,上海世博会还会对长三角地区以及全国有联动效应,旅游、酒店、会展、物流等服务业将受惠最多,并促进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 面对目前这场金融危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这是我们立足中国国情的阶段性特征,面对中国内部经济刺激计划和内部环境的变化作出科学决策的关键。
C. 心理学家分析“偷菜”现象时说,现实中无法获得的“违章窃喜”心理不仅可以在虚拟世界得以满足,而且朋友间的交往模式也因此变得简单而富有趣味。
D. 此次主帅选拔是按照中国足协各级国家队教练员竞聘工作,经过报名和公开竞聘,在专家组讨论提出候选人名单的基础上进行的。
3.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3) ▲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4)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5) ▲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6)问渠那得清如许? ▲ 。(朱熹《观书有感》)
(7)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时同学不能正确区别“雁”与“燕”而出现误写。其实,这两种形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雁”一般与思乡有关,如(A) ▲ 。而“燕”一般则与报春有关,如(B) ▲ 。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
阅读文学作品能让我们获得丰富的体验。它能带我们进行神奇的想像之旅:凡尔纳的 (1) (填书名)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2) (填人名)的《西游记》中的人物则可以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它能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生活:老舍的《骆驼祥子》记叙的是旧北京人力车夫的 (3) 的故事,《傅雷家书》中让我们体会到了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