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080字。
高二专题复习之修辞手法
学习目的:熟悉掌握九种修辞能够熟练辨析及运用。
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学练结合。
一、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题型及趋势。
1、9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 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2、题型及趋势: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修辞考题主要是融在表达、阅读、鉴赏、写作中,具体体现为对各种修辞效果的鉴赏和对修辞方法的作用和修辞效果。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形式看,一般不单独命题考查,而大多结合着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命题进行考查。
①仿写或续写中修辞方法的运用
②诗文鉴赏中修辞方法的运用
③作文写作中修辞方法的运用
二、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及特点。
1、比喻。
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例1: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问: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作用。
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做遮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化虚为实,想象奇特、新颖。
例2、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备受后人的称道,为什么?
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比喻和设问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度。
2、比拟。
种类:拟人和拟物。
例: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拟人表现手法。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3、借代。
A: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