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道士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余秋雨。
2.了解有关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能力目标
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学者散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
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鉴赏法。在反复朗读某些感情浓厚的语句上,揣摩作者的观点及情感倾向。
2.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CAI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
2.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每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敦煌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是一个富有的地方,那里有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由于历史上一时的“疏忽”,便铸成了中国历史的一大遗憾。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队队载入了“异国他乡”。哪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不为之怨愤,为之心在流血?今天,我们学习学者余秋雨的《道士塔》,随同作者一起去重温那段伤心的岁月吧!
二、介绍作者余秋雨和背景知识
出示投影:
1.余秋雨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笔记》。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