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写作训练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三单元 感受自然
设计者:浙江台州初级中学 丁爱玲
一、训练要求
秋高气爽,风轻云淡。你暂且放下手中书本,约三五好友,或登高,或远游;或者挑个月白风清的夜晚,独自一人去沐浴如水清辉,聆听秋虫唧唧。也许你会觉得你的身体要融入自然之中,你的灵魂会翻飞于广宇之间;你可以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感受人与自然的息息相关。
请拿起你的笔,记下你的所见之景、所闻之声、所生之感,记下你与自然交流的心得、与草木互诉的心声……
当然——
如果你想让笔下能再现自然之美妙与多彩多姿,就必须用眼睛去仔细观察,用耳朵去细心聆听,调动你所有的感觉器官参与对自然的感受;
如果你想从中有所感悟,必须用你的真情换取自然的真心。万物皆有灵性,你要用心、用情与它们交流,才有可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获得心灵的愉悦,获得创作的灵感。
当你要把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来时,别忘了请“想像”、“联想”这两位朋友帮忙,让“比喻”、“拟人”等修辞朋友成为你的得力助手,随时听候你的差遣。
自然这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光怪陆离。如果你从整体上去把握有困难——事实上这样写对初学写作者来说容易大而空——你不妨从小处落笔,观察一山一石、一花一草、甚至一片落叶,这样写起来容易做到具体细腻,生动形象。
二、信笔涂鸦
中国有句古话:“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学写作更要勤练笔。我们一起来做做下边的小练习好吗?如果有困难,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来做。
[活动一]火眼金睛
选择你家附近或去学校途中的一种植物为观察对象,连续观察两星期,看看有什么变化。然后把这个变化过程记下来。
[活动二]短歌微吟
有时,短短的一两句话,诗一般的语言,就能很好地表达自然万物在我们脑海里擦出的灵感火花。如“春天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这儿撒一点绿色 红色/那儿撒一点黄色 粉色/直到把手中的颜色全部撒完/所有的植物都苏醒了/这时她不得不到别的地方去/因为夏天要来了”;“落叶在冬天里好好地在泥土中睡了一觉,然后在春天从根的走廊走到树枝上,再从枝条里重新爬出来”;“风老是邀请站稳了的树跳舞,树只好陪它一会儿”。
怎么样?很有味道吧?你也来试试,写几句。
[活动三]诗情画意
苏轼曾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确实,读王维的诗就像欣赏一幅幅画卷。如下面这首《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暝”是黄昏时候,“空山”指空旷宁静的山,“浣女”指洗衣物的妇女。诗人以画家的彩笔,把明月、空山、流泉、竹林、荷花,以及喧笑晚归的洗衣妇女,顺流而下的小船,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有声有色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图画。
请你通过想像,用散文的语言把这幅画面给描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