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案1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学习目标]
一、理解把握诗歌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二、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三、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的手法。
四、掌握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文言实词,理解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义复词及古今异义词。
[学习重点]
A、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B、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其他重要实词的意义.
C、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学习难点]
从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教学安排]
一、简介有关文学常识
1、乐府和乐府诗:“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2、汉代乐府与南北朝乐府
3、“乐府双璧”: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木兰辞》
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5、叙事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抒情诗,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古诗也常常寓抒情于叙事。
二、结合课文注解通读全诗,把握情节和人物并要求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1、基本解决翻译问题;
2、理清故事脉络和矛盾冲突的变化和激化;
3、注意人物对话的特点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三、(一)注音
箜篌( ) 窈窕( ) 遗施( ) 襦( )葳蕤( )
蹑( ) 玳瑁( )珰( )便( )言 否( )泰 骢( )
赍( )鲑珍( ) 踯躅( ) 伶俜 ( ) 拊掌( )
流纨素( ) 鹄舫 ( ) 龙子幡 ( ) 彷徨( )
窈窕( )婀娜( )公姥( )缢( )怀忿( )
哽咽( )
(二)指出通假字
1、 终老不复取
2、 槌床便大怒
3、 箱帘六七十
4、 蒲苇纫如丝
5、 摧藏马悲哀
(三)指出下列各句的“偏义复词”
1、便可白公姥:意义偏“ ”
2、昼夜勤作息:意义偏“ ”
3、我有亲父母:意义偏“ ”
4、逼迫兼兄弟:意义偏“ ”
5、其日牛马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