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注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选择好语气和语调,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抓住特征进行描写,体会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
3、欣赏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任务: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意。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圃(pǔ) 锢(gù) 滞(zhì) 喑哑(yīn)(yǎ) 蓑(suō) 绕(rào)
2、解释下列词语: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暗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二、导入(2分钟)
由“雨”导入(春、夏、秋、冬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三、有关内容介绍(3分钟)
1、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出生于山东,台湾当代诗人。
2、这是一首新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它们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词格律的限制,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更直接反映了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本诗作于1979年。
3、明确学习任务
四、朗读的基本要求和技巧指导(7分钟)
朗读的基本要求:①、字音正确、语音清楚;②、停顿合理,节奏恰当;③、读出情感。
朗读的技巧:停顿、重读、语调和速度。
停顿,语句间的间歇。一般是:标题与正文间,段与段间停三拍;句、问、叹和冒号处停两拍;分号处停一拍半;逗号停一拍;顿号处停半拍。
重读,把句中需要强调的词语读重一些。
语调,一般地说,表颂扬、赞叹、悲壮的句子,要用升调;表祈求、悲哀、叹息的句子,用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