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8/26 9:4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9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南京宁海中学
张文佳


教学设想:这首诗意境非常美,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学中应当注意在朗读中激发学生的感情,从中体会诗歌的美,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试验着写一首小诗。
知识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
能力目标: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教育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朗读法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蝈蝈与蛐蛐》
一、 导入
教师表情朗读《蝈蝈与蛐蛐》原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预习交流
作者简介: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感情朗读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 指名学生全班朗读诗歌,其余学生点评
3. 学生全班交流喜欢的段落,并大声感情朗读
四、整体把握;
1.全班朗读,思考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歌。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
2.你从诗歌中读到些什么吗?
(开放题,学生可从多个角度回答,如读出诗人有怎样的感情,自己结合生活的体验,只要围绕大自然即可。例:这首诗是诗人生命情感队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使人们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五、诗歌探究:
1.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曲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曲些大地上其他白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