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案7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姓名:王珍.单位:揭阳华侨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汉魏晋五言诗歌在继承发扬《诗经》《楚辞》的艺术特点方面的成就.
2.了解五言诗的“指事造形,穷情写物”的特点及奇偶相配、富有变化节奏的句式特点.
3.了解陶渊明平淡、朴素中见真情的语言风格.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运用朴素平淡的语言表达情怀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能够自如运用外在美与内在美相得益彰地描写人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能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的内涵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学习《短歌行》,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士以建功立业的心情,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的理想.
2.学习《归园田居》,要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学习他那种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
〖教学重点〗
1.《迢迢牵牛星》中用平凡意象表达的销魂之情.
2.揣摩《短歌行》中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3.体悟《归园田居》中作者的那种悠然自得的心态.
〖教学难点〗
1.鉴赏三首诗各具有特色的艺术手法.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诗.
〖教学方法〗
1.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2.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重点提示.
3.讨论法.让学生自己品味诗中运用的叠字及情景交融等艺术手法.
4.探究阅读法.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有新意.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多媒体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品味《迢迢牵牛星》中叠字的表达效果;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民间流传的四大爱情悲剧吗?对,是牛郎织女、梁祝、孟姜女、白蛇传.
大家都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吧.一位同学简单地说说这个故事的梗概.
相传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常年织造云锦.她私自下凡,并与牛郎结为夫妻,生儿育女,触怒了天帝,天帝派王母娘娘下凡寻找.王母娘娘找到织女后,便把她带回天庭,关入天牢.牛郎在神牛的帮助下,带着一双儿女寻到天庭.王母娘娘拔出玉簪在他们中间划出一条银河,只允许他们每年农历七月七日通过鹊桥相会一次.至今,天上的“牛郎”和“织女”还被一条浅浅的银河相隔.
〖七夕节的简介〗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也由此流下许多诗句:
乞巧歌
乞手巧,乞貌巧;
乞心通,乞颜容;
乞我爹娘千百岁;
乞我姊妹千万年。
情人庙鸡心石上刻小诗
情人双双到庙来,不求儿女不求财,
神前跪下起过誓,谁先变心谁先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