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1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20 9:48: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标:
1、 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的消极反抗的表示,也表现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
2、 鉴赏“梦游”的意境。
3、 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教学重点、难点:
领会该诗的梦境描写的丰富想象和大胆夸张
教学步骤:
一、 新课导入:
1、引入:
李白有“诗仙”的美誉,这与他诗作中始终充满着寻仙访道的内容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可谓是他的代表作,最能体现出他所崇尚的仙风道骨。
2、出示课题并分析:
问:“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一课题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请两三位同学回答)
提示:梦游天姥吟//留别
从题目中,可以看到——写作内容:梦游天姥
           写作目的:离别时的留赠(即离别)
初步得出结论:这首诗是借抒写梦游天姥之事用以离别时的留赠。
3、由课题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①、 天下名山这么多,作者为何独游天姥呢?
②、 作者是如何写梦游的呢?为什么不写现实中的游历而写梦游呢?
③、 梦游与留别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二、 新课学习:
1、 录音(5′15″),学生跟读。
2、 解决问题①:
(1)全体学生读第一段。
(2)出示背景资料,学生结合资料思考:
天姥山,在浙江新昌东面,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而得名。
提示:原因有:a、天姥山较高(文中极言其高“连天”“向天横”)——夸张
       b、由于山的得名让李白神往。
由于这个原因,天姥山成了李白寻仙访道的目的地。
3、解决问题②:
(1)教师范读。
(2)细分一下,可以看成三幅画,抓住几个关键词。
   途中景:梦、飞、照、送、著、登、见、闻
   山之景:路不定、忽已暝、咆、吟、栗、惊、云、水        追求(奇丽)
   仙之境:列缺霹雳、丘峦、洞天、石扉、青冥、日月、霓、风、
云之君、虎、鸾、仙之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