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案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6/8 0:4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学科:语文
标题《说“木叶”》
【授课教师】 马起武
【授课年级】 高一
【授课内容】 《说“木叶”》
【授课类型】 多媒体
【教学器材】 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从文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做到融会贯通。
3、注意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围绕“木叶”,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诗文引用。要学会站在诗歌鉴赏的高度来挖掘“木叶”文字后面的艺术特征。
2.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融会贯通。针对本文,学会抓取语言信息,理清文章分析思路,融会贯通地理解作者的写作观点。
【教学难点】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学习本文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特质的方法——归纳法,使学生能够依据既有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
3、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回忆《咬文嚼字》所阐发的主题(文字有联想意和直指意之分,文章要求我们多用文字的联想意,因为它留给人们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今天我们就要来看看新的一课文字的联想意好在什么地方?有多好?)。
二、 作者介绍:
  林庚,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他作为一名自由体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