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悖论》教案上海三校生教材教参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复习重点】
一、 了解序言这种文体的主要写法和内容。
二、 学习理解电脑数字通信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
《一本书的悖论》课文
【思考和练习】
1. 什么叫悖论?作者为什么把他自己的著作《数字化生存》的序言用悖论来命题?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奔向临界点
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在今天?因为变革是呈指数发展的——昨天的小小差异,可能会导致明日突发的剧变。
孩提时,你有没有解过这样一道算术题——假设你工作一个月,第一天挣一分钱,此后每天挣的钱都比前一天增加一倍,最后能挣多少钱?假如你从新年的第一天起开始实施这个美妙的挣钱方案,到了一月份的最后一天,你在这一天挣的钱会超过1000万元。算术题的这一部分大多数人都还记得,但大家没有认识到的是,采取这种工资结构以后,假如1月短少了3天(就好像2月的情况),那么到了月底的那一天,你只能挣到130万元。换句话说,你在整个2月的累积收入大约是260万元,远远不如有31天的1月所赚到的2100万元。也就是说,当事物呈指数增长的时候,最后3天的意义非比寻常。
而在电脑和数字通信的发展上,我们正在逐步接近这最后的3天!
电脑正以同样的指数增长形态,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35%的美国家庭拥有电脑,而且,一半的青少年,家里有个人电脑。据估计,3000万人加入了互联网络(Internet);1994年全球卖出的新电脑中,65%进入了家庭;今年将要卖出的新电脑中,90%将带有调制解调器或光盘驱动器(CD-ROM drive)。这些数字还不包括1995年每辆汽车上平均安装的50个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是那些在你的烤箱、恒温器、电话应答系统、激光唱机和问候卡中的微处理器。假如你觉得我说的数字有误,敬请稍安勿躁。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文所要说明的内容。
(2)上文所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写出三种)
(3)作者在文中写到“据估计,3000万人加入了互联网络(Internet);1994年全球卖出的新电脑中,65%进入了家庭;今年将要卖出的新电脑中,90%将带有调制解调器或光盘驱动器(CD-ROM drive)”的用意是什么?
(4)文中加点的“据估计”能否删去,为什么?